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 倡导防控肥胖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是全球受影响人数最多的国家,约46%的成年人和15%的儿童肥胖或超重。
2015-2019年,中国营养学会和北美华人营养学会发起,联合肥胖研究及管理领域的学者专家,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针对肥胖的流行、危害、诊断、治疗、预防等领域进行最新文献的总结、归纳和讨论,汇集而成《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
本研究报告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和指南,首次以蓝皮书的形式发表,涵盖了临床、公共卫生及政策等多方面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王友发教授作为蓝皮书主要负责人,近日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发表评论指出,该蓝皮书为今后我国肥胖防治工作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和重要的指导。
考虑到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因素,蓝皮书对中国防控肥胖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1 政府负责,加强跨部门协作。这包括将肥胖预防和控制纳入政府授权和相关政府机构的日常工作,改进和完善营养政策体系,以及促进营养专家和专业人员的培训。
2 更好地利用卫生专业机构促进大规模、人口水平的教育计划;在预防、控制和治疗肥胖方面提供个人水平的咨询和指导;实施360度、多层次、多元化和多部门的干预方案及相关研究;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开发和改进监测系统。
3 通过让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让每个家庭及个人参与到肥胖预防和控制中来。
4 通过建立和完善关于快餐扩张、营销、食品标签和营养教育的法规和政策,改善饮食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关食品储存、餐饮和食品批发监督管理的法规和政策;通过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善肥饮食模式。促进工作场所健康食品供应和选择;改善学校环境;改善土地利用规划;提倡公共交通;改善有利于体育活动的生活环境;确保学生有充足体育活动时间。通过社会营销、传统大众媒体、社会媒体等,建立健康体重和能量平衡行为的社会规范和文化。
5 通过标准化临床指南、实践和服务来改善肥胖治疗;加强肥胖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专业培训;促进超重和肥胖患者的自我管理。
6 改革健康保险政策,促进肥胖防治。
报告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1)促进长期、大规模、多层次、多元化的肥胖相关研究;
(2)强调循证政策和干预措施;
(3)促进健康饮食政策和干预措施的研究;
(4)促进研究的应用、扩展和可持续性;
(5)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干预方法;
(6)加强对肥胖的环境风险因素的研究;
(7)加强对结果和影响评估的研究。
来源:[1]Wang Y, Sun M, Yang Y. China blue paper onobes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ublisher, 2019.
[2]Youfa Wang,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besity in China.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Published: September,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临床治疗并非预后主要决定因素!美国心脏协会糖尿病科学声明
1月10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全面心血管风险管理的现有证据和相关指南进行了专业分析和总结。本次更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新型降糖药物的证据和临床应用;(2)血压控制对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3)较新的降脂疗法的应用。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社会决定因素专家组强调,生活方式行为改变和管理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关键。杨进刚阜外2023-09-22 14:52:25
00005万人分析,快走能延寿,老年人获益最大
最简单经济的延寿办法是啥?快点走路。一项由英国、澳大利亚及爱尔兰等学者对11项研究共50225例受试对象汇总分析的结果显示,与走路慢悠悠相比,保持普通步速就能降低20%的全因死亡风险,而快走能降低24%。对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也是一样,普通步速能降低24%的风险,快走能降低21%的风险。活得有意义,也可防病!欧洲心脏杂志述评
医学应该是带着温度的。怎样能引导和消除心血管患者的这般烦恼:“为什么得病的是我?”或“难道这种病是来惩罚我的?”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了一番身、心、灵(Heart,mind,andsoul)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意义。文章指出,疾病虽病在“身”,但往往也会影响“心”。生病后人们常会深思生命的意义,以及与自我存在的意义。杨进刚阜外2023-09-19 08:05:02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