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37

活得有意义(也可防病,欧洲心脏杂志述评)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19 08:05:027

冥想是指一系列旨在提高注意力、提高对当下时刻的意识、让人熟悉自己思维本质的心理练习。

[3]林曙光,谭宁. 重视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6: 105-10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2.001.【长按或扫描可见原文】

来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2] Glenn N. Levine, RichardA. Lange, C. Noel Bairey-Merz, et al. Medit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Reduction. J Am Heart Assoc, 2017, 6:e002218.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曙光、谭宁发表述评文章指出,积极心理,包括幸福、感恩、同情心、自信及希望等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林曙光强调,人不要追求自身愉快经历的“享乐”,而是要追求心理幸福感,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满足,会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这类“我在哪,我是谁,我在干什么?”的思考,进而会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脑海产生新的想法及观点,并重新定义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进而定位生活事件的优先级。

医学应该是带着温度的。

而这些心理精神的变化,也可能对心血管病患者依从性、自我保健以及间接的临床结果产生不可量化的影响。

美国心脏协会也发布科学声明指出,冥想可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也可改善睡眠质量。也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但证据尚不充分;或有可能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一个人这种个性化的、自发产生的寻求与更高目的或更强大力量连通的现象,即所谓的精神性或灵性,与宗教信仰一样往往会塑型文化、道德信仰、对健康与疾病的看法、生活方式以及日常生活。

文章指出,疾病虽病在“身”,但往往也会影响“心”。

生病后人们常会深思生命的意义,以及与自我存在的意义。

文章认为,精神性或灵性的激发对心血管病患者很重要,将其纳入到医学各个领域有重要意义。

冥想也进行了多种神经成像研究,发现额叶、顶叶、丘脑和边缘系统在内的大脑区域网络有改变。

怎样能引导和消除心血管患者的这般烦恼:“为什么得病的是我?”或“难道这种病是来惩罚我的?”

图1 精神和信仰会塑型文化和道德规范,而这些又会影响对健康与疾病、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医疗选择的认知

图2 不同修行对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影响,进而推及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效应,潜在影响临床转归晚

但在这一领域,找到循证医学证据非常困难。文章指出,尽管这种生命灵性柔软而"润物细无声”,但在“硬核”的科学研究中却俨然被忽视。

比如,正念是一种强调每时每刻不带评判地关注精神或身体体验的技巧。禅修也涉及注意力回归。这两种技术都被证明会可让人保持在清醒低代谢状态下,机体被副交感神经支配,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降低。还会改善机体炎症水平,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了一番身、心、灵(Heart, mind, and soul)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意义。

比如之前一项美国研究就显示,发现生活意义的人,身心会更健康。研究者认为,对生活的理解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医学维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状态。

虽然医生本身也会有信仰、希望以及自己的生活哲学,但这些方面在医学科学中悄悄然被掩盖。

[1]ChinnaiyanKM, Revankar R, Shapiro MD, Kalra A. Heart, mind, and soul: spirituality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Eur Heart J. 2021 Mar 11:ehab080. doi:10.1093/eurheartj/ehab080.

0007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