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ESC,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七部分,植入式循环记录仪)
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
8.1.53型.心律无变化或轻微变化

8.1.21B型:窦性心动过缓伴房室传导阻滞
8.1.11A型,窦性停搏
3型. 心率非(3A型)或轻度(3B型)变化
图30 1C型:特发性(低腺苷)房室传导阻滞
8.植入式循环记录仪

可能为反射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图29 1C型:特发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传导阻滞
4B.心房颤动
图27 1A型,窦性停搏
注:循环记录仪监测21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趋势。心率约为60 bpm.,并在整个记录期间保持稳定。“黑三角”表示患者恢复意识后激活记录仪的时间。心率几乎无变化排除了意识丧失过程中心源性反射参与的可能;这意味着不太可能反射性晕厥,虽然不能完全排除。
4A型.进行性窦性心动过速(见图34)

注:循环记录仪监测7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趋势。起始心率约为90 bpm.;数分钟内逐渐增加到120 bpm,然后逐渐减慢到100 bpm.。患者多次激活装置前大约1分钟达到该值(“黑三角”),可能与意识丧失时间一致。心率逐渐加快然后减慢类似于倾斜试验期间观察到的变化。
心律失常
图32 3A型:心率无变化
8.1.31C型:房室传导阻滞
8.1.64型:心动过速
可能是内源性因素(可能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或束支传导阻滞)或特发性(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且血浆腺苷浓度较低)190
HR变化<30%且HR>40bpm.(见图32和33)
不确定
可能为反射性
2型.心动过缓
注:AV:房室;bpm:次/分;ECG:心电图;HR:心率;ISSUE:不明原因晕厥国际研究;SVT:室上性心动过速

注:起始窦性心动过速频率为90 bpm,随后发生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直至HR<30 bpm. 持续时间超过10s。 “黑三角”表示患者激活记录仪的时间。
图34 4A型为进行性窦性心动过速。
1C型.房室传导阻滞:突发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伴随窦性频率加快(见图29和30)
HR下降>30%或<40bpm.,持续时间>10s(见图31)
心律失常
1A型.窦性停搏: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或起始窦性心动过速,随后出现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直至窦性停搏(见图27)
可能为反射性
注: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直至心率<30 bpm,随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长时间心室停搏),同时伴有严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与窦性停搏之间的关联提示为神经介导的机制。“黑三角"表示患者激活记录仪的时间。
8.1心电记录分类
8.1.42型:心动过缓

1B型.窦性心动过缓伴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随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伴随窦性频率减慢(见图28)
注:(A)循环记录仪监测的21分钟心率变化趋势。最初,心率稳定在80bpm.左右,但在晕厥发作时突然下降。(B)心电图显示阻滞的P波,其中两个较长的停搏间期为5秒和6秒。房室传导阻滞期间窦性心率加快。在第二次停搏期间记录到的噪音信号可能反映患者晕厥发作时的抽搐。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发作为突发性,由室性期前收缩诱发和终止。这与图27和28的发现不同,提示机制完全不同,即阿斯发作提示His-Purkinje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表 心电记录分类及相关病理生理学(改编自国际不明原因晕厥分类研究)
不确定
图31 2型:心动过缓
1型.心脏停搏(停搏时间≥3s)
图33 3B型:轻度变化(心率变化<10%)
4D.室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ECG分类
注:(A)循环记录仪监测到42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趋势。最初心率稳定在70bpm左右。事件开始发作时,HR增加到100 bpm,然后迅速降至十分缓慢心率。(B)晕厥时心电图记录显示由于窦性停搏而出现多次长间歇。长达8秒和19秒的心脏停搏期间记录的噪音信号可能反映患者的晕厥发作时的抽搐运动。起始窦性心动过速伴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随后出现窦性停搏高度提示神经介导机制。
图形来自 Brignole et al.189,190
4C.SVT (排除窦性心动过速)
注:动态心电图记录两次自发性晕厥(A和B),发作间隔数分钟。两次发作非常相似,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PP间期无变化,恒定保持720 ms(图A和B上部分),心室停搏时间较长分别为7秒和11秒(图A和B下部分)。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正常且血浆腺苷浓度较低。与图29所示的情况相反,房室传导阻滞并非由房性,His束或室性期前收缩,心率加快(快频率依赖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心率减慢(慢频率依赖性房室传导阻滞)诱发。以上所有特征均支持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

注:循环记录仪监测7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趋势。开始心率约为100 bpm.;然后逐渐加快至130 bpm,患者激活设备前大约1分钟达到该值(“黑三角”),因此很可能与意识丧失的时间一致。进行性心率加快过程类似一些患者倾斜试验期间观察到的心电变化;这一特征是进行性心动过速和低血压,并且分别被定义为“过度心率加快”或“直立不耐受”。表明心率加快是交感神经兴奋代偿不足的表现,提示心率加快是不完全代偿的表现,提示交感神经兴奋。
4型.心动过速。HR增加>30%或>120bpm
图28 1B型:窦性心动过缓伴房室传导阻滞
类型

晚期肾病,可用这种利尿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晚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高血压通常控制不佳。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晚期慢性肾病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治疗在12周时改善了血压控制。研究纳入160例4期慢性肾病和高血压控制不佳(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其中121例(76%)患者患糖尿病,96例(60%)患者服用攀利尿剂。“试管婴儿”心脏重构出现早!JAMA子刊山东大学研究
山东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与自然受孕生下来的儿童(“自然儿童”)相比,依靠辅助生育技术受孕(试管婴儿)生下来的儿童(“试管儿童”)血压较高,左室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不良变化。研究者指出,这说明,早发现并及时干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改变,对于改善“试管儿童”的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但该研究结果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验证。人工智能评估心功能,潜力巨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对于医生而言,最锐利的“器”或许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通过模拟人类的学习思维过程,分析当前大数据时代下繁杂的数据,提高人类工作效率的一种工具。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比如对瓣膜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预测、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识别心律失常等方面。阜外医院超声影像中心吴伟春、蔡雨琪就人工智能在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在我刊进行了阐述。儿童血压多高时,要警惕高血压?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3月30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指出,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共识指出,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证实,在儿童期就会出现原发性高血压。儿童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为2%~5%,原发性高血压是目前儿童高血压的主要类型,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定义、筛查和诊断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6:07:38
0000二手烟伤了“孩子的心”:儿童未来房颤风险升高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近日,一项发表于HeartRhythm的研究发现,在母体或幼年时暴露于二手烟的人群,日后房颤风险显著增加。“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健康很有影响。让孕妇和婴幼儿少吸点二手烟,或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发生。”研究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