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ESC,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七部分,植入式循环记录仪)
注:循环记录仪监测21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趋势。心率约为60 bpm.,并在整个记录期间保持稳定。“黑三角”表示患者恢复意识后激活记录仪的时间。心率几乎无变化排除了意识丧失过程中心源性反射参与的可能;这意味着不太可能反射性晕厥,虽然不能完全排除。
4型.心动过速。HR增加>30%或>120bpm
8.1.11A型,窦性停搏
4C.SVT (排除窦性心动过速)
4A型.进行性窦性心动过速(见图34)
ECG分类
可能为反射性
1型.心脏停搏(停搏时间≥3s)
可能为反射性
图31 2型:心动过缓
可能是内源性因素(可能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或束支传导阻滞)或特发性(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且血浆腺苷浓度较低)190
图34 4A型为进行性窦性心动过速。
表 心电记录分类及相关病理生理学(改编自国际不明原因晕厥分类研究)
注:动态心电图记录两次自发性晕厥(A和B),发作间隔数分钟。两次发作非常相似,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PP间期无变化,恒定保持720 ms(图A和B上部分),心室停搏时间较长分别为7秒和11秒(图A和B下部分)。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正常且血浆腺苷浓度较低。与图29所示的情况相反,房室传导阻滞并非由房性,His束或室性期前收缩,心率加快(快频率依赖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心率减慢(慢频率依赖性房室传导阻滞)诱发。以上所有特征均支持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
3型. 心率非(3A型)或轻度(3B型)变化
8.1.31C型:房室传导阻滞
可能为反射性
图32 3A型:心率无变化
8.1心电记录分类
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
不确定
8.1.42型:心动过缓
注:(A)循环记录仪监测的21分钟心率变化趋势。最初,心率稳定在80bpm.左右,但在晕厥发作时突然下降。(B)心电图显示阻滞的P波,其中两个较长的停搏间期为5秒和6秒。房室传导阻滞期间窦性心率加快。在第二次停搏期间记录到的噪音信号可能反映患者晕厥发作时的抽搐。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发作为突发性,由室性期前收缩诱发和终止。这与图27和28的发现不同,提示机制完全不同,即阿斯发作提示His-Purkinje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图29 1C型:特发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传导阻滞
1C型.房室传导阻滞:突发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伴随窦性频率加快(见图29和30)
图33 3B型:轻度变化(心率变化<10%)
8.植入式循环记录仪
图27 1A型,窦性停搏
8.1.53型.心律无变化或轻微变化
心律失常
HR下降>30%或<40bpm.,持续时间>10s(见图31)
注:AV:房室;bpm:次/分;ECG:心电图;HR:心率;ISSUE:不明原因晕厥国际研究;SVT:室上性心动过速
1B型.窦性心动过缓伴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随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伴随窦性频率减慢(见图28)
4D.室性心动过速
图28 1B型:窦性心动过缓伴房室传导阻滞
8.1.64型:心动过速
注:循环记录仪监测7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趋势。开始心率约为100 bpm.;然后逐渐加快至130 bpm,患者激活设备前大约1分钟达到该值(“黑三角”),因此很可能与意识丧失的时间一致。进行性心率加快过程类似一些患者倾斜试验期间观察到的心电变化;这一特征是进行性心动过速和低血压,并且分别被定义为“过度心率加快”或“直立不耐受”。表明心率加快是交感神经兴奋代偿不足的表现,提示心率加快是不完全代偿的表现,提示交感神经兴奋。
心律失常
注:(A)循环记录仪监测到42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趋势。最初心率稳定在70bpm左右。事件开始发作时,HR增加到100 bpm,然后迅速降至十分缓慢心率。(B)晕厥时心电图记录显示由于窦性停搏而出现多次长间歇。长达8秒和19秒的心脏停搏期间记录的噪音信号可能反映患者的晕厥发作时的抽搐运动。起始窦性心动过速伴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随后出现窦性停搏高度提示神经介导机制。
图30 1C型:特发性(低腺苷)房室传导阻滞
1A型.窦性停搏: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或起始窦性心动过速,随后出现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直至窦性停搏(见图27)
8.1.21B型:窦性心动过缓伴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4B.心房颤动
不确定
HR变化<30%且HR>40bpm.(见图32和33)
2型.心动过缓
注:起始窦性心动过速频率为90 bpm,随后发生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直至HR<30 bpm. 持续时间超过10s。 “黑三角”表示患者激活记录仪的时间。
注: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直至心率<30 bpm,随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长时间心室停搏),同时伴有严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与窦性停搏之间的关联提示为神经介导的机制。“黑三角"表示患者激活记录仪的时间。
类型
注:循环记录仪监测7分钟内的心率变化趋势。起始心率约为90 bpm.;数分钟内逐渐增加到120 bpm,然后逐渐减慢到100 bpm.。患者多次激活装置前大约1分钟达到该值(“黑三角”),可能与意识丧失时间一致。心率逐渐加快然后减慢类似于倾斜试验期间观察到的变化。
图形来自 Brignole et al.189,190
中国学者呼吁要重视医生猝死:两年猝死40个,呼吁减负和为自己健康负责
如果在百度上检索医生猝死,我们会发现有344万个搜索结果。近期,中国医生在国外期刊呼吁关注中国医生猝死问题,并督促医生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XinmiaoShi和RuiLiu撰文称,与2008-2015年猝死医生有29人,2016年和2017年医生死亡人数分别达到了17人和23人。2017年有9名外科医生,5名麻醉医师,6名内科医生和3名介入专家发生了心源性猝死。杨进刚阜外2023-08-16 10:45:14000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美国心脏协会声明:重大事件会影响健康
俗话说的好,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变故,愁更愁!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指出,人生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或变故,比如新入学、开始新工作、生孩子、退休等,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原因是可能会减少日常体力活动,其实就是扰乱了生活规律。《黄帝内经》早就提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意思就是保持生活规律。美国心脏病学院共识:糖尿病和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患者都应使用恩格列净、利拉鲁肽或卡格列净降糖
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发表共识,对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使用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共识指出,有证据表明,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以及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可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的证据。共识建议,使用这三种药物的指证包括:1、合并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2、在确诊心血管病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未包含这几种药物;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29:570000JAMA:乔治研究所研发“三合一”降压药,半年后七成轻中度高血压可达标
近日,由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新型“三合一”降压药表现不俗,服药半年后七成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而常规治疗组仅55%达标。这种“三合一”降压药由20mg替米沙坦,2.5mg氨氯地平,12.5mg氯噻酮组成。研究显示,治疗半年时,“三合一”降压药组平均血压为125/76mmHg,而常规治疗组为134/81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