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称(中国接受美国高血压指南的成本高于获益)
来源:Wang Z, Hao G, Wang X, et al. Clinical outcomes and economic impact of the 2017ACC/AHA guidelines on hypertension in China.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9Jul 3. doi: 10.1111/jch.13609.
治病就要花钱,以美国指南预估的这些高血压患者,终生接受治疗差不多产生427亿美元的直接医疗费用。

这项研究也是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8岁及以上人群超过45万人进行的调查。
据悉,在考量了治疗高血压的终生直接医疗花费和由此预防心血管病而节省的费用以及疾病负担,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荐的最大支付意愿门槛为每止损1个DALY花费27500余美元。
研究者指出,还需根据国情,制定和推广适合适宜的防治策略,比如加强人群生活方式干预,推广价低效好降压药物的治疗等。
结果可见,应用美国指南来防治高血压可预防141万DALY损失,节省37.7亿美元心血管事件可能产生的花费。
这项研究应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进行了评估。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包括伤残所指健康生命损失年(YLD)和因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兼顾了患病与死亡两方面的健康损失。1 个DALY相当于损失1个健康生命年。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图1 依据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和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对中国成人高血压的分类(其中在中国指南中,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合并为2级高血压估算)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等进行的研究就此与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他山之石不可攻玉,应对高血压防治还需根据国情来实施相应策略。
具体到目前的这项研究,入选了其中30864人,就此估算了应用美国2017版高血压指南推荐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比例;另外≥35岁32万人根据2018年中国指南和2017年美国指南评估了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
除了钱的问题,此外,就强化降压对亚洲人群的获益,相关证据还不够坚实。
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依旧采用≥140/90 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研究显示,如果按此估算,中国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2.0%,治疗率为43.4%。
花这么多钱早期即开始干预高血压,能降低多少疾病负担?
若以2017年美国指南为基准,患病率则会再增加24.5%,估算全国会增加1.681亿高血压患者,而其中有3210万人服用降压药,才能达到43.4%的治疗率。
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的新定义(≥130/80 mmHg),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中国人群采用这版指南,会有什么样的临床效果?
由此而言,应用美国指南超出了这一门槛。这也意味着,在人群中实施2017年美国指南,费效比不太合理。
肥胖伴房颤,消融后复发风险高!丹麦研究
近日,在欧洲心律协会年会上报道的一项丹麦研究显示,体重超标的房颤患者,消融后复发风险明显增加。研究共纳入2010~2018年丹麦9299例接受首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并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体重较轻(低于18.5kg/m2)、正常体重(18.5~24kg/m2)、超重(25~29kg/m2)、肥胖(30~34kg/m2)和病态肥胖(高于34.5kg/m2)组患者。吃糖和喝酒让身体发炎,或因肠道菌群!荷兰研究
近日一项荷兰研究发现,酒、糖、加工食品和肉都会增加促进全身炎症的肠道菌群,而吃素以及吃鱼则相反,会增加消炎菌群,缓解全身炎症。研究者指出,这种促炎和消炎肠道菌群种类数量的生态系统平衡问题会影响全身免疫力,而且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糖尿病、关节炎、心血管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饮食与不同特定菌群间存在的38种联系,还发现61种食物与营养素与61种特定菌群和249个代谢过程有关。应对岁月剃头刀,瑜伽有妙用!?印度学者nature子刊评述
岁月不是一把杀猪刀,就是把剃头刀。人到中年,头发越来越少。谢顶的男士心脏病风险升高。有研究表明,谢顶严重的男性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增加32%。如果秃顶发生在60岁之前,风险会增加44%。我国也有研究发现,中年男性秃顶的人有较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北京急性心梗介入比例提升,再住院率怎样?安贞医院赵冬等6.4万心梗患者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赵冬等发表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北京介入治疗率从2007年的33.3%上升到2012年的50.9%,6年间增加了52.9%,但出院患者1月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的年龄标化率6年间从7.0%上升到8.5%,增加了21.3%。作者认为,虽然6年间介入治疗率有所升高,这些病例出院后30天再住院率仍呈增加趋势,可能与指南推荐的心血管病有效二级预防措施使用比例较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