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研究称(我国半数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与吃有关)
1982-2012年各种食物摄入量超过中国膳食指南推荐量的比例
鸡蛋、鱼(加上贝类和其他海鲜)和植物油摄入量相对增加较多。
在该研究中,12项主要饮食因素包括:食盐(钠)、海产品来源的ω-3脂肪酸、水果、全谷物、坚果、多不饱和脂肪酸、蔬菜、加工肉类、红肉、细粮、低脂奶制品、含糖饮料。
该研究包括1982年、1992年、2002年、2010-2012年四次全国营养调查数据,近20.5万≥20岁的成年人参与调查。
就此估计,在1982年,与不健康饮食有关的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人数为107万,1992年为97万,2002年为118万,到2010~2012年则增加至151万(见下图)。
吃得咸问题最大。
总体上,中国人碳水化合物吃得少了,从占总能量的80.8%降至了55.9%,脂肪吃得多了,占比从12%增至32.3%。
1982-2012年中国成年人中不良饮食在心脏代谢性死亡原因中的比例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丁刚等分析了1982~2012年过去30年间国人饮食习惯,发现中国半数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与吃有关。
吃得咸和水果少问题突出
研究还发现,同一时期,中国人的体重明显增加,平均体重指数增长了2.8,从21.1增至23.9,导致大约33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
中国疾病负担报指出,包括高盐饮食、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在内的饮食风险因素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和《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也都体现了这一趋势。
来源:
另外,全谷物、蔬菜吃得少了,红肉、加工肉和含糖饮料摄入量则大增。全谷物和蔬菜达到最低推荐量的比例显著下降,肉和饱和脂肪酸超标的比例则显著升高。
其次,水果与11.5%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有关。
2010-2012年,红肉、加工肉、细粮和含糖饮料消费得多,以及低脂奶制品吃得少,均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有关。
[3] Yuna He, et al. The dietary transition and itsassociation with cardiometabolic mortality among Chinese adults, 1982–2012: a cross-sectionalpopulation-based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 May 10, 2019.
[4]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09-220.
海产品来源的ω-3脂肪酸、蔬菜、全谷物、坚果吃得少,分别与9.7%、7.3%、8.1%、8.2%的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有关。

食盐多吃了20%,细粮多吃了25.5%。90%以上的人食盐超标,80%以上的人细粮超标。
尽管海产品来源的ω-3脂肪酸、水果、坚果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均有所增加,但仍未达到指南推荐水平。水果和奶制品摄入量达到指南推荐最低量的人不到10%。
研究指出,尽管中国人的部分饮食指标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不良饮食模式。近年来中国饮食快速西化,例如红肉、加工肉、含糖饮料吃得多了。
同时,国人平均收缩压升高了8 mmHg,从115增至123,约111万人因血压升高而死于心脏病和糖尿病。

[5] 王陇德,刘建民,杨弋, 等.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05-119.
目前,不良饮食仍与51%的心脏代谢性死亡、21%的总死亡有关。因此,我国仍需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营养干预,来改善国人的饮食质量。
[2] GBD 2017 Diet Collaborators. Health effects of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Lancet, April 3, 2019.
图1 1982~2012 年不良饮食相关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死亡人数
[1] 曾新颖,齐金蕾,殷鹏,等.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1147-1158.
国人吃的不够的饮食包括:鱼和海鲜、蔬菜、全谷物、水果和奶制品(见下图)。
1982-2012年各种食物摄入量达到中国指南推荐量的比例

1982年和2012年,分别有27%和17.3%的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与吃得咸有关。
中国超标的饮食则包括食盐、精制谷物和肉类等。

国人肥胖和血压升高危害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研究显示,1982-2012年,12项主要饮食因素导致的心脏代谢性死亡(包括因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死亡)占比有所下降,从62.2%降至51%,总死亡原因占比从21.6%降至20.8%。
内蒙古学者称,易损斑块不一定是狭窄最严重的部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韩雅君等利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分析了罪犯血管的斑块成分,他们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罪犯病变的斑块组织成分中,坏死核成分均大于30%,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较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的罪犯病变坏死核组织成分面积大。2年内冠脉CT正常,又出现胸痛该怎么办?美国低危胸痛指南
据估计,美国每年大约5%急诊病人因为复发的低危胸痛就诊,每年花费100亿美元。近期,美国学术急诊医学会发布了首个复发性低危胸痛南,并给出了8条建议。在该指南中,低危胸痛通过HEART评分等临床预测评分模型来评估。HEART评分如<4分,或HEART路径或TIMI评分等其他评分低于经过验证的阈值,定义为低危胸痛。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5:12:00
0000阜外医院学者称:超声分子影像技术前景诱人
阜外医院吴伟春、王洋等在本刊发表文章指出,超声分子影像技术这门新兴交叉学科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治中展现出诱人的前景。超声分子影像技术是通过将目的分子特异性抗体或配体连接到声学造影剂表面构筑靶向声学造影剂,使声学造影剂主动结合到靶区进行特异性的超声分子成像。作者指出,新近出现的血栓靶向造影剂可以与血栓特异结合并深达血栓内部,在血栓性疾病的检出和与诸多疾病的鉴别中发挥着巨大的潜能。医生值夜班影响心脏功能
整个社会的良好运转,离不开一些特殊行业的24小时待命。近日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报道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期减少睡眠,也会影响心脏功能。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就对20位身体健康、平均年龄为31.6岁的放射科医生进行了心脏磁共振成像研究,以了解24小时轮班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期间受试医生平均入睡3小时。二甲双胍依然最好!453个试验21种降糖方案大比拼
近日,《内科学年鉴》杂志发表迄今为止最大的型糖尿病药物Meta分析,纳入453个试验,涉及9类降糖药物的21种降糖方案,包括单一用药、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以及单一用药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的效果比较。研究发现,对于低心血管风险患者,初始应用何种降糖方案效果没有差异,初始应用二甲双胍是合理的。初始应用所有降糖药物,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均与二甲双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