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身体活动,也可防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新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研究已证实,每天即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带来健康获益,包括做家务、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等。
7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的新研究发现,交通出行过程中的适量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对于很多没时间专门锻炼的上班族来说,如果没有时间专门去锻炼,上下班不论步行、骑自行车还是开车,只要有适量的身体活动,就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该研究显示,交通出行过程中的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
当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为213~394 代谢当量(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最低。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213 MET-min及≥394 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9%和15%。

进一步分析显示,步行、骑自行车、开机动车时的身体活动量均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均为类似的U型曲线关系。
该研究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一共纳入9350名基线无高血压的成年人,中位随访8年期间,2949人出现高血压。
此前,南方医科大学秦献辉等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开展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不论男士还是女士,适量的职业性(工作时)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但重体力活动会增加女士的高血压发生风险。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不论是职业性、交通出行、家务性、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只要适量,对身体总体是有益的。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min 中等强度或至少 75 min 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
来源:[1] Transpor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Hypertens Res. 2022 Jul 13.
控制七大因素,可防六成房颤!超72万国人研究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卢祖洵、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等发表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研究提示,我国大约六成房颤归因于可控危险因素,即近六成房颤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而预防,其中高血压是最大的可控危险因素。一家三口有房缺!山西学者摸藤发现先心病新突变位点
先心病的发生与环境、遗传等多因素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先心病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b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TBX20是T-box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属于TBX1亚家族,对心脏形态结构的形成和成熟心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21:53
000135岁男士冠造后缘何失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病例
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学者报告了一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皮质盲的诊治经过。患者男性,35岁,活动后胸闷、气短入院。行冠脉造影正常,术中使用碘海醇35对比剂约50ml,手术顺利。术后约3h,患者突发视物模糊、听力减退伴烦躁不安,继而出现失明症状。柳叶刀刊登痴呆防治报告:预防九大危险因素可减少三成痴呆,上学、保持听力和戒烟最重要
近期,Lancet杂志发表了痴呆防治决议报告(Commissions)该报告共62页,系统总结了防治痴呆症及阿尔兹海默症目前的现状、问题和研究方向。根据最新估计,全球有近5000万人患痴呆症及阿尔兹海默症。到2050年,痴呆人数可能激增至1.32亿。而且,发展中国家痴呆人数增长迅速。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0:58:33
0000降脂时间越长,获益越大!Meta分析
众所周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近日,有研究发现,随着降脂治疗时间的延长,其益处会稳步增加。该研究纳入了21项评估他汀、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降低LDL-C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每一年随访期间的危险比进行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