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蒋雄京等18年2906例患者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已成肾动脉狭窄主要病因
肾动脉狭窄常常“假装”是高血压,对肾脏和心脑血管造成严重危害。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肾动脉狭窄?20年前和如今病因有何变迁?
阜外医院蒋雄京团队通过分析该中心18年2906例患者的资料回答了上述问题。据悉,这项研究也是当前该领域样本量最大的研究了。
他们发现,18年来,导致肾动脉狭窄主要的还是“老三样”:肾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分别占比82.4%、11.9%和4.3%,余者1.4%为其他病因,如血栓形成、解剖异常等;但这“老三样”18年来占比变迁却较大。
研究显示,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从1999-2000年的50%逐渐增加到2015-2016年的85%;多发性大动脉炎在整体病因占比逐步降低,从31%降低到10%;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占比变化不是很大,波动在2.9%~6.5%。

注:AS:动脉粥样硬化;TA:多发性大动脉炎;FMD: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图1 1999-2016年阜外医院收治的肾动脉狭窄患者病因变化趋势
而且这三种病因的变化趋势,在肾动脉狭窄患者中,不论≤40岁还是>40岁,不论男或女,均是如此。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更老,肾功能更差,体重指数更大,舒张压更低。
具体到不同年龄患者组,>40岁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占比从早期的70%渐增到近些年的97%,而多发大动脉炎则从25%跌落到1%。
≤40岁者,早期多发性大动脉炎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其主要病因,但随时间转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渐增占比达10%,男性尤为显著。
研究者指出,对于≤40岁的男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不能忽视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那些吸烟、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其他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者。

图2 1999-2016年阜外医院收治的男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病因变化趋势
≤40岁女性患者则18年来病因变化不大,还是主打多发性大动脉炎。但在>40岁的女性,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病因逐增。

图3 1999-2016年阜外医院收治的女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病因变化趋势
国内其他研究也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国人肾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了。研究者指出,这种病因变迁或与国人生活方式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以及血管造影的广泛应用相关。
至于多发性大动脉炎这种病因逐渐减少的原因,研究者认为,是近些年来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多发性大动脉炎尽早得以改善,不像过去医疗条件差拖到晚期。
与西方国家肾动脉狭窄病因相比,有相同有相异。
相关研究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西方国家肾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其次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病因占比逐增,到本世纪始约为90%。
这项研究分析了1999-01至2016-12在阜外医院确诊的2905例肾动脉狭窄患者,37.8%是女性。肾动脉狭窄通过血管造影确诊。
来源:Xiong HL, et al. Time trends regarding the etiology of renal artery stenosis: 18 years' experience from the China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Clin Hypertens. 2018; 1–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等顺藤摸瓜,揪出家族性心房静止的背后元凶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彭文辉、李海玲医生等在2009年接诊了一个54岁的女士。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和水肿。她在二十几岁出现头晕、黑曚及晕厥症状,心电图提示存在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交界性逸搏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无P波。超声心动图未见心房活动。进一步做电生理检查,不管是高位右房还是中位右房或者是冠状窦里,不管是低电压起搏还是高电压起搏,患者的心房是不能被夺获(图1)。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6:46:16
0001JACC发表研究:牛了!用鼻腔喷雾剂3分钟内就可搞定室上速
有一种病,突发突止来去如风,严重时也有晕厥甚至猝死风险,这就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什么办法能让其迅速停止?近日,JACC报道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带来了好消息:Etripamil鼻腔喷雾剂在不到3分钟就可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变为正常的窦性心律,不过不同剂量逆转率有所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08-19 05:54:50
0000欧美多学会相继制定自发性冠脉夹层科学声明:是中青年女性、妊娠期或分娩后心梗常见原因
近日,Circulation和EuroHeartJ分别发布了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的科学声明,SCAD是指冠状动脉壁内假腔对真腔产生压迫,进而引起冠脉血流减少导致的病症。Circulation发表的声明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EuroHeartJ刊登的声明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性心血管治疗协会(ACCA)及SCAD研究组制定。两份声明结合来看,要点如下:杨进刚阜外2023-08-14 15:42:13
0000肌痛和乏力,不一定是他汀不良反应!英研究称多为心理反应
他汀是改善血脂的重要药物,但约1/5的患者可能会由于肌痛、疲劳乏力等因素停药。而美国心脏协会(AHA)2020年年会上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认为,他汀“背黑锅了”,这些肌痛、疲劳乏力90%是由于患者发生反安慰剂效应这种心理反应。反安慰剂效应是由于服药者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这种效应并非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患者心理反应。心肌出血,再灌注损伤是主因!JACC研究
救治急性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是关键,但缺血-再灌注损伤却可使梗死面积增加一倍。近日,由中、美、加拿大三国研究人员共同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患者,心肌内出血是决定心梗面积的重要因素,心肌内出血可导致心梗面积扩大,从而使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杨进刚阜外2023-09-22 13:46:3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