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这种血管功能,可识别国人卒中风险!霍勇团队研究
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可以反映大动脉和中动脉系统的弹性状态。
阜外医院蒋雄京教授曾牵头制定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共识指出,臂踝脉搏波速度可预测心血管风险。
日本还提出“血管功能衰竭”的概念,把baPWV列为病理生理诊断指标之一,建议超过阈值 18 m/s提示存在血管功能衰竭,是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近期,北京大学霍勇团队一项研究发现,baPWV高会增加高血压患者的首发脑卒中风险,其中切点值21.43 m/s可预测未来两年的脑血管事件。
研究显示,与baPWV<21.31 m/s的高血压患者相比,baPWV ≥21.31 m/s者,首发脑卒中风险增加了52%,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了53%。
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首次脑卒中的baPWV的最佳切点值为21.43 m/s。
研究者发现,baPWV ≥21.43 m/s的高血压患者,其首发脑卒中风险增加了60%,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了60%。
这项研究共纳入9787例之前无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中位随访20.8个月,共有138人首发脑卒中,其中包括123例缺血性脑卒中和15例出血性脑卒中。
研究主要终点为症状性首次脑卒中,次要终点为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来源:
[1]Hu L, Bi C, Liu L,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aseline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short-term risk of first stroke among Chinese hypertensive adults. J Hum Hypertens. 2021 Nov 15.
0001
相关推荐
练肌肉,可防心血管病和癌症!Meta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2天的肌肉强化锻炼。定期肌肉强化锻炼可增加或保持骨骼肌强度。近日,一项纳入16项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成年人肌肉强化锻炼使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肺癌风险降低10%~17%,且与是否进行有氧活动无关。研究发现,肌肉强化锻炼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病和癌症之间呈J形关联,每周约30~60分钟的肌肉强化锻炼时风险降低最大(约10%~20%)。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0:11:39
0001不推荐用他汀者监测新发糖尿病!北京朝阳医院卢长林教授牵头我国首部≥75岁老年人血脂异常共识
日前,北京朝阳医院卢长林教授牵头编写的《≥75岁老年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的专家共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75岁高龄老人的专家共识。共识推荐:≥75岁老年患者应在保证热量摄入的基础上,不推荐积极的运动减重作为常规治疗。应将他汀类药物作为二级预防的首选药物。不推荐常规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治疗。青年非ST段抬高心梗,冠脉病变更重!阜外医院俞梦越等研究
近年来,心梗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中青年心梗患者并不少见。近期,阜外医院俞梦越等对青年非ST段抬高心梗和ST段抬高心梗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青年非ST段抬高心梗有更多的危险因素,冠脉病变更重,置入的冠脉支架数量更多。进一步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肥胖是青年人中非ST段抬高心梗的独立相关因素。我国仅1.2%女医师为理想心血管健康!陈韵岱等近6000人调查
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等发表的中国女医师队列研究显示,中国女医师中只有1.2%达到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在美国心脏协会(AHA)定义的7个心血管健康状态指标(吸烟状态、体重指数、体力活动、健康饮食、总胆固醇、血压、空腹血糖)中,九成中国女医师至少有1个心血管指标处于较差水平。防痴呆,老人要多动!澳大利亚研究
中老年人如何保养自己?近日,一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者进行的研究表示,运动吧!运动有助于保护中老年人大脑功能,预防痴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女性而言,运动带来的获益更多。研究显示,每周定期适度锻炼,对于老头儿而言,认知功能平均增加5%,对于老太太而言,平均增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