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非STEMI心脏骤停患者急诊介入无获益)
先前的试验表明,对心脏骤停后的患者来说,降温可以改善其预后。
此外,立即PCI治疗在改善心脏停搏后的脑损伤程度、肾脏问题、出血和其他常见并发症相关的其他次要结果方面没有显示出益处
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可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心脏骤停后尽早PCI并不一定能降低长期脑损伤的可能性,而长期脑损伤是心脏停搏后存活的关键因素。
一半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PCI(如果需要),另一半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进行标准的复苏后护理。如果需要,这些患者在醒来后,并表现出神经功能恢复的迹象(这通常发生在几天后)才进行PCI。
结果显示两组在90天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立即介入治疗的患者的90天生存率为64.5%,延迟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为67.2%。
对次要结果的分析显示,接受延迟PCI的患者(平均4.7小时后)比接受立即PCI的组(5.4小时后)更快地达到目标体温。然而,这一趋势并未转化为显著的生存效益。
该研究纳入分析了552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所有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心电图进行评估,发现无STEMI证据。
来源:Jorrit S. Lemkes et al. 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Cardiac Arrest without ST-Segment Eleva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 DOI: 10.1056/NEJMoa1816897.
研究者解释说,其中一个原因是这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神经损伤,而尽早PCI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对于因STEMI(最严重的心脏病发作类型)而从心脏骤停中复苏的患者,通常是立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然而,尚不清楚这种做法是否有益于无STEMI的心脏骤停患者。本研究是第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旨在阐明这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最佳时机。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提示,在心脏停搏后复苏的患者中,如果没有证据提示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并不能提高90天生存率。
益生菌是细菌:可能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并干扰免疫系统
一提益生菌,肠道笑呵呵。而且确实有研究证实,益生菌能治疗一部分人的胃肠道疾病。益生菌的市场也较为庞大,2013年全球市场价值达360亿美元。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哈佛大学医学院PieterCohen就曾在JAMA子刊发文指出,益生菌毕竟也是微生物,具有感染性质,尤其对于免疫缺陷的患者风险较大。而且也有很多病例报告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阜外医院研究称,严重紫绀型法四患儿术后并发症风险增13倍
法乐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阜外医院小儿外科中心潘沱、王旭等报告,如果法乐四联症患儿在行外科根治术前存在严重紫绀,其术后早期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机械通气时间和到达液体负平衡的时间也会延长,从而导致术后恢复延迟。我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5年死亡率高达30%!三家大型医院回顾性队列研究
一项覆盖我国三家大型三级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回顾性纵向队列研究显示,我国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高,5年死亡率约30%,有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患儿以及在婴儿期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患儿死亡率尤其高。研究者指出,我国肥厚性心肌病患儿的病因分布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先天性代谢缺陷占比较高,而神经肌肉疾病占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