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冠脉左主干和三支病变(江苏学者称,新超声技术可助力)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陈银花等报告,近年发展起来的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可比较敏感地发现静息状态下室壁运动正常患者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和三支病变。
来源:陈银花,陈勇,马勇,等. 二维纵向应变对室壁运动正常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55-60.
目前,临床上超声心动图主要通过观察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判断有无心肌缺血,但未发生心肌梗死的缺血心肌静息状态下室壁运动异常往往并不显著,且肉眼观察室壁运动主观性较强,对医师经验依赖性较大,缺乏定量评价指标。
冠心病高危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曲线及牛眼图
研究人员选取92 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高危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24 例,冠心病低危组(单支或双支病变)36 例和对照组(无冠心病)32 例。应用自动功能成像技术获取左心室基底段纵向应变、中间段纵向应变、心尖段纵向应变、基底段 中间段纵向应变以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结果显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对照组、冠心病低危组、冠心病高危组的左心室基底段纵向应变、中间段纵向应变、心尖段纵向应变、基底段 中间段纵向应变以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均逐渐减低,上述指标冠心病低危组均低于对照组,冠心病高危组均低于冠心病低危组(P 均<0.01)。
ROC 曲线分析显示,左心室基底段 中间段纵向应变预测冠状动脉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70,最佳界值为-18.1%,敏感度83.3%,特异度76.5%。
他们发现,在静息状态下室壁运动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中,左心室各水平及整体纵向应变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减低。二维纵向应变可较敏感地发现心肌缺血,其中左心室基底段 中间段纵向应变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及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最大。
阜外医院姚焰团队Heart Rhythm发文:右前神经节丛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靶点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团队在HeartRhythm首次报道,右肺静脉口前外处的右前神经节丛,是消融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靶点,近远期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抑制晕厥复发。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3:00:57
00001/4老年卒中患者存在贫血且增加死亡风险
贫血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最新研究显示,贫血会增加老年人卒中后的死亡风险。研究者调查了2003年~2015年的801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77岁,发现这些患者中有1/4存在贫血,贫血显著增加其1年死亡风险。研究者发现,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贫血者的死亡风险是不贫血者的2倍。而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贫血者的死亡风险是不贫血者高1.5倍。美国更新TAVR专家共识:强调质量和心脏团队
美国胸科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血管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以及胸外科学会联合发布新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专家共识声明,于7月18日在《JACC》上发表。专家组表示,在过去的5~6年中,TAVR已经变得更加成熟,在更多的中心开展起来,我们也积累了更多的来自于STS/ACC经导管瓣膜治疗(TVT)注册研究的数据。当前,我们应该把改进目标放在“质量”而非仅仅追求数量。吴海英:坚持中国指南,>65岁老年人降压目标值140/90 mmHg,>80岁为150/90 mmHg
阜外医院吴海英教授在本刊发文指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改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任何强度的运动都能预防过早死亡:每天快走24分钟,6年死亡风险降一半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久坐不动显著增加很多慢性疾病和早死风险,而多运动则有助于减少包括心血管病在内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并降低早死风险。但绝大多数研究提及的运动是指中高强度的运动,较少有研究涉及总的体力活动和轻体力活动(例如慢走、做饭、洗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4:32:4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