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老年卒中患者存在贫血且增加死亡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来源:Barlas RS, Honney K, Loke YK, et al. Impact of Hemoglobin Levels and Anemia on Mortality in Acute Stroke: Analysis of UK Regional Registry Da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m Heart Assoc. 2016. 5: e003019.
研究者发现,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贫血者的死亡风险是不贫血者的2倍。而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贫血者的死亡风险是不贫血者高1.5倍。
研究人员表示,从生物学机制角度讲,贫血则会出现血氧浓度的降低,进而加剧局部缺血、缺氧,导致患者的临床预后的恶化。
鉴于贫血会恶化卒中的患者的预后,研究者认为,积极干预贫血应该纳入卒中患者的优化管理中。但目前尚缺乏研究评估输血对伴有缺血性卒中的贫血患者的影响,相关推荐还缺乏证据。
贫血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最新研究显示,贫血会增加老年人卒中后的死亡风险。
研究者调查了2003年~2015年的801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77岁,发现这些患者中有1/4存在贫血,贫血显著增加其1年死亡风险。
0000
相关推荐
强化降压,可减少7%体位性低血压风险!5研究荟萃分析
很多人担心强化降压会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甚至有推荐认为在降压前或降压时应筛查体位性低血压,真的如此吗?近日一项纳入5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给了颗“定心丸”,研究显示,强化降压不仅不增加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反而可降低这种风险。研究者认为,不论是之前有体位性低血压还是接受强化降压时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都不应视为不采取降压或避免强化降压的理由。克利夫兰女性心梗救治经验:“四步法”降低50%死亡率,包括经桡动脉介入
同样发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女性临床转归更差,怎么改变这种状况,让诊治赶上男性?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推出的“四步法”颇为见效。这四步包括:(1)对急诊医生导管室激活标准化;(2)完善STEMI安全切换清单;(3)可将患者即可转移至可用的导管室;(4)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优选经桡动脉入路。杨进刚阜外2023-08-16 13:41:09
0000北京儿童医院李晓峰等独创复杂先心手术方式疗效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李晓峰等自行设计了一款应用新鲜自体心包塑型三瓣叶肺动脉管道(自体带瓣管道),用于治疗临床需进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效果好。自体带瓣管道的制作过程如图1。他们设计的自体带瓣管道具有类似的三瓣叶结构,瓣膜下方相互交通,形成一个环形闭合的瓣窦。杨进刚阜外2023-08-08 11:06:58
0000高血压筛查需考虑气温变化!广州3.1万人研究
温度与血压的关系很复杂,实际中常常被忽略了。而近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学者在3.1万人中进行的研究提示,在高血压临床管理和流行病学调查中,需要考虑当地气温。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收缩压在血压正常人群中降低0.37mmHg,在新诊断高血压人群降低0.21mmHg,在已确诊高血压人群降低0.81mmHg;而舒张压在这三类人群中分别降低0.19、0.01和0.44mmHg。北京14家医院3千余急性心衰患者调查:半数患者3年内死亡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国干、王乐语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较差,3年全因死亡率高达47%,3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1%,3年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为52%。而且与初发急性心衰的患者相比,既往已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的远期预后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