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筛查需考虑气温变化(广州3,1万人研究)
同期述评指出,当前观点认为,气温低血压升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所致,但这并不全面。
温度与血压的关系很复杂,实际中常常被忽略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海南分院的学者进行的研究曾发现,“候鸟”高血压患者,到海南一个月后与初到海南1 周相比,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了14 mmHg。3 个月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下降,但降低幅度较第1个月小。
[4] 付振虹,沈明志,薛桥,等. 海南“候鸟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特点与预后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1052-1055.
付振虹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如果“候鸟人群”发生心梗,一般会在平均3天左右发生。而且一旦发生,病情更为严重,预后更差。
不论是室外、室内还是人体温度对血压的影响是综合的,具体到真实“中性血压”还需考虑这些因素,但怎么算还是个问题。
目前关于室内温度对血压影响的关注较少。一项对4659位参与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室内温度每降低1℃,血压增加0.5/0.5 mmHg;而每升高1℃,血压分别降低0.73/0.46 mmHg。
体温对血压的影响,目前了解较少,尽管之前有实验表明较高的体温与较高的外周或中心血压相关。
据多国多城市合作研究网络报道,极端温度的暴露所致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7.7%,可能与暴露于极端气温变化较为脆弱或适应性差有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总之,温度不论是筛查高血压还是预测心血管风险,均是不能忽视的一个角色。
[3] 朱连荣,彭志晴,刘文徽,等. 海南省气候对“候鸟”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和miR-146a 的短期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772-776.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确实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对突然的温度变化有效反应。
在另一项纳入4000位意大利普通人群(平均年龄50±15岁)的研究中,观察到患者家中或诊室的室内温度与血压负相关。
据观察,在北半球,2月份血压水平最高,比夏季平均高11~12/7~8 mmHg。
[2] Tikhonoff V, Casiglia E. Body, indoor, outdoor temperature - an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J Hypertens. 2021 May 1;39(5):861-863.
此外,述评专家认为,温度还可作为预测心血管风险的辅助因素。
而近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学者在3.1万人中进行的研究提示,在高血压临床管理和流行病学调查中,需要考虑当地气温。
付振虹等指出,不同气候带迁徙导致的短时间内大幅温差与急性心梗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前1~2天内24小时温差大于9.4℃是发生急性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
芬兰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体短时间暴露于-10℃,中心动脉压升高2 mmHg。
述评专家强调,在筛查高血压时应该始终考虑到温度变化这一因素。
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收缩压在血压正常人群中降低0.37 mmHg,在新诊断高血压人群降低0.21 mmHg,在已确诊高血压人群降低0.81 mmHg;而舒张压在这三类人群中分别降低0.19、0.01和0.44 mmHg。
来源:
在另一项对1000位普通人进行的研究可见,体温升高与心脏指数相关,且与年龄、血糖、血尿酸等无关。但收缩压和脉压与体温无关。
血压值在冬季通常更高,而且高血压的诊断在冬季也更多。
这样就可能造成有的人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而有的患者则可能未能接受该有的治疗。
在5℃、10℃、15℃、20℃和25℃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2.5%、 29.7%、27.7%、 26.0%和25.0%;控制率分别为12.0%、17.5%、23.5%、30.1%、和 37.1%。
[1] Hu J, He G, Luo J, et al. Temperature-adjusted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control rate: a series of cross-sectional stud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J Hypertens. 2021 May 1;39(5):911-918.
但是不论温度如何,诊断高血压的指南是严格的,即使多或少1 mmHg,就会将患者贴上不同的血压标签,尤其在应用不太保守的2017版美国指南时。
睡不好,心脏会遭殃!美国研究
《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中年人睡眠问题多,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高达1.5倍。研究回顾了6820名平均年龄为53岁的美国人的睡眠数据,受试者自我报告睡眠特征和心脏病史。在参与者中,有633人通过研究装置客观评估睡眠活动。殷伟贤: TAVI 颠覆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理念
目前,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介入治疗技术,全球已有超过25万例患者接受这项手术。台北振兴医院心脏中心殷伟贤教授表示,TAVI的出现完全改观了主动脉狭窄的治疗。殷伟贤教授杨进刚阜外2023-08-04 09:30:28
0000最全面运动建议!ESC发布心血管病与运动指南
8月29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首份针对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指南。指南撰写主要专家之一,意大利罗马运动医学与科学研究所的AntonioPelliccia教授指出,“当前肥胖和静坐的生活方式流行,规律运动可防心血管病,还能降低心血管者的过早死亡风险。”但指南指出,尽管比例很低,但对于经常不活动或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运动可能会心脏骤停。医生将越来越多提供建议处理房颤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决奈达隆优于索他洛尔!JAHA研究
房颤消融术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很常见,因此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JAHA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消融后应用决奈达隆比索他洛尔更有效、更安全。随访12个月,研究发现,与索他洛尔治疗的患者相比,房颤消融后使用决奈达隆治疗的患者心血管住院风险较低,主要是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相关的住院率较低。索他洛尔治疗的患者相比,决奈达隆治疗的患者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血管住院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