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强度的运动都能预防过早死亡(每天快走24分钟,6年死亡风险降一半)
该Meta分析最终纳入8项相关研究,共覆盖36 383人,其平均年龄62.6岁(至少40岁)。中位随访5.8年期间,5.9%的人死亡。研究者通过佩戴加速度计评估体力活动量。
相反,坐着不动的时间越长,早死风险越高。每天坐9.5个小时以上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每天坐10小时和12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分别增加48%和192%。
近期发表在BMJ上的一项Meta分析提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任何强度的体力活动,都能降低早死风险,而且运动量越大,获益越多。
但绝大多数研究提及的运动是指中高强度的运动,较少有研究涉及总的体力活动和轻体力活动(例如慢走、做饭、洗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来源:Dose-response associations between accelerometr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and all cause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harmonised meta-analysis. BMJ, 2019,366: l457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久坐不动显著增加很多慢性疾病和早死风险,而多运动则有助于减少包括心血管病在内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并降低早死风险。
每天轻体力活动达到6.25小时,或者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例如,快走)达到24分钟左右时,死亡风险降幅最大。与很少或没有任何体力活动的人相比,体力活动量达到上述水平的人死亡风险降低了50%~60%。

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和久坐不动时间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按体力活动水平四分位区分,总的体力活动处于第二、三、四四分位水平的人早死风险分别降低52%、66%、73%;轻体力活动处于相应水平的人早死风险分别降低40%、56%、62%;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处于相应水平的人早死风险分别降低36%、45%、48%。
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要注意有无心衰!儿童心衰诊治建议更新
近日,经过67位相关领域专家1年多的努力,儿童心衰诊治建议(2020年修订版)正式发布,该建议也是对2006年建议的更新。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要注意有无心衰儿童心衰临床表现较为隐匿,症状不明显、不典型。而且其症状有鲜明年龄特点:婴幼儿心衰以呼吸困难、多汗、烦躁、喂养困难及生长发育落后为主要表现。而儿童及青少年心衰则以运动后气促、乏力、纳差和腹痛为主。大脑最佳的锻炼方式竟然是有氧运动
近期,几项研究称,任何类型的有氧运动都对大脑有好处。有氧运动是指能使心率加快,能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出汗的运动。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说,"有氧运动不但对心脏有好处,对大脑也有益。"作者称,骑自行车让自己出汗,几分钟就能让心情好起来。但改善记忆却需要几周的时间。有规律并持续每天坚持45分钟的有氧运动才能最好锻炼大脑。一项研究发现,持续10天的30分钟快步行走,能明显缓解抑郁患者的症状。美国医学生2/3血压高于正常水平,得高血压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倍
今年考上了医学院校?那就请日后多留心自己的血压和健康吧。近日,一项在美国心脏协会(AHA)高血压年会上发布的美国研究发现,2/3的医学生血压高于正常水平,与普通大众相比,罹患临床高血压的可能性高出2倍。这项调查研究显示:有超出16%的医学生血压水平升高或接近高血压;超出29%的人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Hg];亚洲非ST抬高ACS血运重建比例低!亚洲八国研究
目前的指南支持非ST段心肌梗死(NSTEMI)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血运重建治疗。EPICORAsia研究的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6306例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近40%住院患者仅接受了药物治疗。未进行血运重建患者往往年龄较大,有心血管病史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比例较高,并存疾病也较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中国每年近30万人因高胆固醇死亡,占死亡总例数的3.3%,山东、河南和河北是重灾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杨静和周脉耕等分析了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的中国人群数据,估算2013年因血总胆固醇升高而死亡者近30万人,占全部死亡的3.3%,死因主要是冠心病死亡。研究估计,高胆固醇血症对50~69岁者的影响最大,总体而言,高胆固醇使633.2万个中国人平均每人少活一个健康年。研究还发现,高胆固醇血症对男士的影响更大。男性因高胆固醇血症造成的健康损失是女性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