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了(阜外医院用心脏超声3D成像测心功能,效果堪比核磁共振)
阜外医院吴伟春等研究发现,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法能够准确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且重复性好,客观性强,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测量心脏功能的新方法。
图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和核磁共振图形比较
与核磁共振比较,其相关性很高,尤其是冠心病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图像清晰较高(图1),对于不同心脏疾病的心脏功能的各种测量方法比较,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法也较其他方法相对准确。
研究也发现,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技术的缺点是如果二维超声图像欠佳,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法测量也会不准确,需要手动法进行边界调节,从而产生测量误差。
研究发现,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技术不需要连接心电图,处理的时间与M型超声及心脏运动定量分析法法相似(平均约10 s),较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大幅度缩短(>1 min)。
为了验证该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核磁共振作为金标准,同时采集M型超声、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心脏运动定量分析法及HM法计算不同心脏疾病的LVEDV和LVEF,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来源:吴伟春,兰天,朱振辉,等


3D心脏解剖模型成像是一种最新的、基于解剖智能超声模型的分割算法评价心脏功能,最大的优点是基于三维的、先验的、成像时间快的心脏功能成像技术。
研究纳入18例患者,其中心肌病患者7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2例,围产期心肌病1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冠心病患者8例,其他疾病3例(心律失常2例,瓣膜病1例)。
0000
相关推荐
经常值夜班,小心变成“苹果型”身材
我国香港学者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发现,倒班工作者,尤其是长期值夜班者,更容易超重或肥胖,而且常常为腹型肥胖,也就是变成“苹果型”身材。研究显示,总体上,与正常上班者相比,夜班工作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升高23%。此外,长期值夜班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升高43%,而轮流换班工作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升高14%。也就是说,长期值夜班者较轮流换班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升高29%。【ESC2006】睡前不吃东西的新理由:影响夜间血压
近期,土耳其学者在ESC2016年科学年会上发布研究称,睡前两小时进餐会扰乱血压正常节律,导致夜间血压处于高水平,进而增加心脏病和卒中发生风险。一般来讲,人入睡后血压会下降至少10%。而研究者发现,睡前2小时内进餐者的血压不降低的可能性较未进餐者升高1.8倍。研究人员表示,进餐后血压处于高水平,这是因为进食会释放压力激素,令机体保持“高度警惕”状态。有糖尿病,10~20 mg阿托伐他汀可防心梗!英国医学杂志Meta分析
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汀是降低冠心病风险的最有效药物。3月24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提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降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方面,在7种常用的他汀中,中高强度剂量(5~40mg)瑞舒伐他汀、高强度剂量的辛伐他汀(20~40mg)和阿托伐他汀(40~80mg)最有效。而在二级预防人群中,高强度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最有效。每天吃鸡蛋≥1个,糖尿病风险增60%!超8000国人分析
大多数人的早餐可能都包含鸡蛋,或煎,或蒸,或煮,或炒。鸡蛋虽好,不宜多吃。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吃鸡蛋3~6个,同时注意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不宜过多。近期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研究显示,如果每天吃鸡蛋≥1个(1个鸡蛋约为50g),糖尿病风险会比平均每天吃1/4个鸡蛋的人增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