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鸡蛋(1个,糖尿病风险增60,超8000国人分析)
这18年期间,中国人每天平均鸡蛋摄入量为26.7 g,而全球和亚洲的人均每天摄入量为21.45 g和20.56 g。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A组人相比,B组和C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3%和54%。
该研究纳入1991~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8545名成年人,期间共随访调查7次,鸡蛋摄入量通过对3天24小时的进食回忆和称重食物记录法评估获得。
[2]Higher egg consump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08 October 2020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鸡蛋摄入量最低者相比,后三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依次增加29%、37%、25%。
来源:
大多数人的早餐可能都包含鸡蛋,或煎,或蒸,或煮,或炒。
研究者发现,鸡蛋摄入量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每天鸡蛋摄入量同处于第2、3分位水平时,女士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较男士高73%和109%。
鸡蛋虽好,不宜多吃。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吃鸡蛋 3~6 个,同时注意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不宜过多。
在该研究中,31%的人基线鸡蛋摄入量低、后来略有增加(A组),62%的人基线鸡蛋摄入量中等、后来有所增加(B组),仅7%的人基线鸡蛋摄入量高、后来减量(C组)。2009年,这三组人群中平均每天鸡蛋摄入量为12.5 g、36.3 g、63.8 g。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1] 中华预防医学会 , 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209- 23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03.001
研究者发现,从1991年至2009年,中国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鸡蛋摄入量几乎增加了一倍,从16 g增至31 g。
将1991~2009年期间的平均均鸡蛋摄入量按四分位划分,随着鸡蛋摄入量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每天鸡蛋摄入量≤9.0 g、9.1~20.6 g、20.7~37.5 g、≥37.6 g的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依次为8.1%、11.2%、12.3%。
近期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研究显示,如果每天吃鸡蛋≥1个(1个鸡蛋约为50 g),糖尿病风险会比平均每天吃1/4个鸡蛋的人增加60%。
研究者指出,鸡蛋吃过多时糖尿病风险增加的潜在机制可能为:蛋清蛋白水解物可通过胰岛素模拟作用和增敏作用促进脂肪细胞分化,从而抑制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水解,防止其吸收;蛋黄中的胆碱可被肠道细菌转化为氧化三甲胺,从而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加重炎症反应。
美研究称,慢性肾病患者皮肤钠含量或与左室肥厚有关
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心脏病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至少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左室肥厚的发生率更高。近日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慢性肾脏病患者皮肤中的含钠量高于一般人,这可能是这些患者左室肥厚的原因之一。这一研究结果意味着,能降低皮肤中钠含量的措施有助于保护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脏,例如限制日常饮食中的食盐摄入量以及促进体内钠排泄的药物。Philipp E. Scherer: 挖掘脂肪细胞,或是控制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新路子
一个人长期多食少动,就会变胖,但越胖心血管死亡风险就越高,其中脂肪组织究竟做了什么?在CHC2019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PhilippE.Scherer教授将脂肪细胞“掰开了,揉碎了”阐述了代谢调节对心血管病管理的重要性。他指出,机体代谢的灵活性依赖于脂肪组织的扩张。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7:15:43
0000广州学者研究称,青年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脏外面包着厚厚一层油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渐呈年轻化趋势,而广州市花都武警医院李彩英等进行的研究显示,45岁以下的年轻人,越胖其冠脉狭窄风险也越高,而且心周脂肪体积也明显高于正常人。这里的心周脂肪是心外膜脂肪与心包外脂肪的总和,而心外膜脂肪和心包膜外脂肪均会通过过度的脂肪酸和脂肪因子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和血管内膜。东南大学医学院马根山等研究称,维生素C可预防对比剂肾病
东南大学医学院马根山、唐庚等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对比剂肾病风险。研究显示,维生素类药物可使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降低46%,其中维生素C可使发生率下降42%。研究者介绍说,对比剂肾病是导致医院获得性肾损伤的重要原因,通常发生在对比剂注射后第1周,肌酐多于24~48h后开始升高。β阻滞剂还能降低出血风险?!中国CCC-ACS研究新分析
尽管最近的观察性研究报告质疑ACS后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益处,但目前的指南建议在ACS住院期间常规使用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项目(CCC-ACS)研究最新数据分析显示,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后早期(24小时内)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除了降低院内死亡率外,还降低院内大出血的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2:21:5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