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心梗合并右室梗死,死亡风险是否更高?CAMI研究新分析
阜外医院杨跃进、高晓津、胡梦巾等进行的中国急性心梗(CAMI)注册研究最新分析数据显示,对于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合并右室梗死增加了未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而对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无影响。
研究纳入9308例下壁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其中1745例(18.75%)合并右室梗死。
随访2年时,伴右室梗死的下壁心梗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25.6% vs. 22.0%;校正HR=1.17)、血运重建风险(10.3% vs. 8.1%;校正HR=1.23)、大出血风险(4.6% vs. 2.7%;调整后HR=1.56)均升高。
研究发现,对于及时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合并右室梗死不增加全因死亡,而对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合并右室梗死增加了全因死亡率(20.3% vs. 15.7%;HR=1.34)。
因此,研究者强调,早期识别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及时再灌注,可改善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梗死患者的预后。
来源: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 Investigators. Long-term outcomes in inferior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 J Cardiol. 2022 Jan 5.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1
相关推荐
天津泰达医院研究称:吸烟增加搭桥术后肺感染风险
得了冠心病做个搭桥,如果有吸烟这个不良嗜好,会对术后有什么影响,比如术后肺部感染?要知道,如果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不仅会影响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严重时还会要命。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刘志刚、樊国亮等在1414例择期搭桥患者中进行的研究给出了答案。研究表明,肺部感染不少见发生率为2.97%,长期吸烟的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欧洲利尿剂治疗心衰声明:优化使用利尿剂,根据尿钠判断利尿剂抵抗
利尿剂是治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指南强烈建议,使用袢利尿剂可缓解容量超负荷的症状和体征。但在有肾功能恶化、利尿剂抵抗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如何用好利尿剂有一定挑战性。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一份利尿剂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立场声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点击下载原文】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23:17
0000CCMR-3B:中国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使用乱象
对于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其卒中和心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近期一项对全国6个地区2545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均远远不足,反而有部分不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用。该研究发现,一级预防患者群中,中高危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达94.64%(图1),但阿司匹林使用率仅为13.1%。二级预防用药的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仅39.72%。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5:31:36
0000这三种心电图特征提示扩心病患者预后差
扩张型心肌病,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猝死,阜外医院学者发现,12导联心电图异常,如房颤、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QRS≥120ms均有助于判断扩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研究者发现,与扩心病心衰死亡患者相比,存活患者QT时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比例、异常Q波出现频率比例及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Ⅰ类药物服用比例均较低。预防心脏术后房颤有新招!JACC刊发北部战区总医院王辉山团队研究
术后房颤是心脏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20%~40%,且这类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目前欧美指南均推荐用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来预防术后新发房颤,但即便如此,心外科术后房颤发生率仍然较高。在今年JACC的第一期杂志上,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王辉山教授团队发表了CAP-AF(钙去自主神经预防术后房颤)研究结果,报告了一种可有效预防术后新发房颤的简单方法:在心房神经节注射氯化钙!杨进刚阜外2023-09-12 14:25:30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