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不停跳搭桥患者5年后死亡率较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ROOBY-FS研究,与体外循环搭桥相比,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搭桥的5年的全因死亡的绝对风险升高3.3%。
基于该研究结果,研究者称,非体外循环搭桥与体外循环搭桥相比无优势,但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得不用非体外循环搭桥,比如主动脉广泛钙化患者,应用非体外循环可降低主动脉血栓风险或卒中。此外,肝移植患者和体弱的老年患者也可能得益于非体外循环搭桥。
早在2009年,ROOBY研究显示体外循环搭桥和非体外循环的30天临床预后无差异。当时引起争议,因为术者经验不足,仅50例,而且患者为低危患者,多为男性。
随后的CORONARY研究则要求术者必须有超过2年的非体外循环搭桥的经验,手术病例超过100例,而GOPCABE研究中,术者的非体外循环搭桥的病例达322例。
尽管术者的手术量和手术经验增加,CORONARY研究和GOPCABE研究结果仍显示非体外循环搭桥30天和1年预后无优势。
三项研究均发现非体外循环会导致不完全血运重建,研究者表示,这或许是影响这类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
ROOBY-FS研究显示,非体外循环搭桥的5年死亡率显著高于体外循环组(15.3% vs 11.9%)。
非体外循环组的全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再次血管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31.0% vs 27.1%)。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再次血管重建和再次搭桥的次要终点在两组无差异。
研究者表示,临床实践中他会更多的选择体外循环搭桥,但是放弃非体外循环搭桥还为时过早。低危患者可实施体外循环搭桥,而年老体弱、主动脉钙化的患者还是要应用非体外循环搭桥。
克利夫兰诊所Eugene
Blackstone等在同期述评中指出,是时候停止体外循环搭桥和非体外循环搭桥哪个更好的争论了, 而应把重点放在那些患者会从中获益。STS评分超过3%的患者似乎从非体外循环搭桥术中获益明显, 而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接受非体外循环搭桥的中风风险较低。
[1]Shroyer AL, Hattler
B, Wagner TH, et al. Five-year outcomes after on-pump and of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 N Engl J Med, 2017, 377: 623-632.
[2] Blackstone EH,
Sabik III JF. Changing the discussion about on-pump versus off-pump CABG. N
Engl J Med, 2017, 377: 692-69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城市是慢病“推手”!?欧洲心脏杂志文章
全球每年38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其中75%将生活在城市。全球60%到80%的能源消耗在城市地区,70%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城市地区。近期,欧洲心脏杂志一篇综述称,与城市化相关的污染和疾病不容忽视,城市规划是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关键。杨进刚阜外2023-09-16 10:47:01
0000吃饭有三个坏习惯!日本研究
日本学者进行的一项近20万人的研究显示,吃东西狼吞虎咽、晚饭后或睡前吃零食、不吃早饭三个坏习惯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这项研究发现,得糖尿病的人,吃东西快,晚饭后还吃零食、睡前吃零食和不吃早餐的比例均比不得糖尿病的比例高。就吃东西快慢而言,吃得快者在20年后体重增加多,在1年内体重波动大(≥3kg)。短信提醒、手机App、电子药盒,哪个更好?AHA改善降压药物依从性科学共识
控制高血压,可降低心脏病和卒中发病率。但全球高血压控制情况仍不尽人意,药物依从性不佳是重要原因之一。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有关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科学声明。2003~2010年一项美国研究显示,在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中,39.4%因不知晓,15.8%未使用药物,仅44.8%在服药。知晓高血压但未控制的主要原因有三:(1)医生选择药物不当或剂量不足;(2)患者不能负担药物或吃不上药物;北京急性心梗介入比例提升,再住院率怎样?安贞医院赵冬等6.4万心梗患者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赵冬等发表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北京介入治疗率从2007年的33.3%上升到2012年的50.9%,6年间增加了52.9%,但出院患者1月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的年龄标化率6年间从7.0%上升到8.5%,增加了21.3%。作者认为,虽然6年间介入治疗率有所升高,这些病例出院后30天再住院率仍呈增加趋势,可能与指南推荐的心血管病有效二级预防措施使用比例较低有关。全球30年高血压人数翻倍,中国男士增幅居第五位!柳叶刀1亿人研究
8月24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覆盖全球184个国家或地区、1.04亿人的研究显示,1990~2019年30年期间,全球30~79岁高血压患者人数几乎翻倍,从6.5亿增至12.8亿,其中5.8亿人(45%)不知道自己患高血压,7.2亿人(56%)未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19 09:42:49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