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血压还上夜班,增心血管病风险!湘雅医院研究

湖南湘雅医院学者发表研究称,有高血压的人从事夜班工作,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风险较高。
研究发现,与白班工作相比,夜班者患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风险高出16%。
每月平均夜班频率越高,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风险越高。
与从未上过夜班的参与者相比,每月10次以上夜班使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风险增加19%。
研究还发现,夜班者的睡眠模式和睡眠时间也有不良影响。
每月10次以上夜班且早晨睡眠、睡眠时间<7 小时或>8 小时与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高风险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对于体重正常或偏瘦的人,夜班与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明显更强。
研究分析了17 639名有高血压的居民,基线时均没有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约3074人上夜班。中位随访11.6年,上夜班的人中有599人发生冠心病、脑卒中或糖尿病。
来源:Shift Work and the Risk of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Amo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UK Biobank. J Am Heart Assoc. 2022 Aug 2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1
相关推荐
拆除血管上的“炸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出遗传性胸主动脉瘤/夹层基因检测及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后果严重,堪称血管上的“炸弹”。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在我刊发布了《遗传性胸主动脉瘤/夹层基因检测及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共识参考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际相关指南,并结合国人遗传性胸主动脉病基因检测数据和中国心血管外科专家的临床诊疗经验而最终形成。注意看患者的身体形态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3:08
0001Circulation杂志研究称,评估心血管风险不必检测“坏胆固醇”,只需要查总胆固醇和“好胆固醇”!
近日,Circulation在线发表的一项针对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最新数据分析提示,在用血脂指标对无已知心血管病的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时,仅检测非空腹状态下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就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载脂蛋白(ApoB、ApoA1)水平并无额外的预测价值。学高做我师表,身正为我垂范:阜外医院举办贺陈在嘉教授九十岁华诞暨从医六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5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举办了祝贺陈在嘉教授九十岁华诞暨从医六十五周年纪念活动。高润霖院士代表弟子们在活动中介绍,陈在嘉教授1958年调来阜外医院,1959年始致力于冠心病研究。她从无到有,创立了冠心病研究室,是阜外医院、乃至全国冠心病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杨进刚阜外2023-08-09 10:37:00
0000三成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房颤,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房颤!大连医大二院研究称
房颤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最讨厌的是增加数倍的脑卒中风险,而高血压又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有多少合并房颤?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东辉、刘倩等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831例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有32.7%合并房颤,其中有10%为新发房颤;15.7%为阵发性房颤,58例为持续性房颤。远程医疗,或可破解高血压防控难题!王继光携手亚洲专家评述
全球高血压的患病率高,大多数国家的高血压控制率仍然很低,这是不可不面对的现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携手亚洲近20余位学者近期撰文指出,远程医疗为改善血压控制提供了各种可能,远程医疗或可最终改变高血压管理不尽人意的状况。在一些高血压控制率较高的国家,例如美国和加拿大,降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方法,即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从140/90mmHg,降低为130/80mmHg,或有助于改善高血压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