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血管上的(炸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出遗传性胸主动脉瘤,夹层基因检测及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对于家族性胸主动脉瘤/夹层(FTAAD)和二叶主动脉瓣(BAV)相关患者,缺乏药物治疗证据,可根据临床经验选用药物;β受体阻断剂对于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可能有一定作用,但证据有限。
Loeys-Dietz综合征则表现为形状异常头骨(颅缝早闭),高眼症 ,悬雍垂裂;蜘蛛指/趾(手指/脚趾长);脊柱侧弯;漏斗胸/鸡胸;关节活动度过大;半透明/薄皮肤等。
共识建议,如果诊断为胸主动脉瘤(≥45 mm)或夹层,若诊断年龄<50岁,或50~60岁不合并高血压;有家族史或表现为综合征,建议进行基因检测。
年轻主动脉瘤/夹层,或有家族史或表现为综合征,建议基因检测
共识建议,应详细采集患者个人临床信息和家族史。并选择合适的主动脉检查手段以及心血管以外的相关辅助检查。
Loeys-Dietz综合征患者,特别是有主动脉或其它动脉恶性事件家族史的患者,通常会更早给予单药治疗或联合用药治疗。
临床治疗及随访检查
主动脉病患者尽量保持血压在≤120/80 mmHg,成人静息状态下心率<70次/min;此外,尽量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

对于马凡综合征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断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注意看患者的身体形态
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后果严重,堪称血管上的“炸弹”。
若为家族性的胸主动脉瘤,25岁或早于家族中年龄最小患者 10岁时开始;如果正常,则每 5 年筛查 1 次;65 岁后可以不再筛查,但如果首次筛查 >60岁则需再筛查一次;首次筛查行 CT 或 MRI。其他可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
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遗传性胸主动脉瘤/夹层基因检测及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319-325.
若患者没有综合征表现,建议采用新一代测序(NGS)技术进行基因组合检测,至少要包含的核心基因。
比如大家熟悉的马凡综合征的面部特征为:长头 、眼球内陷、颧骨发育不全、颌后缩及向下斜睑裂;高腭弓;牙齿拥挤;身材高大;不成比例的肢体长度;蜘蛛指/趾;脊柱侧弯;漏斗胸/鸡胸;皮纹(原因不明类似妊娠纹样改变);关节活动度过大等。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在我刊发布了《遗传性胸主动脉瘤/夹层基因检测及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共识参考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际相关指南,并结合国人遗传性胸主动脉病基因检测数据和中国心血管外科专家的临床诊疗经验而最终形成。
基因检测可帮助实现胸主动脉病的早期诊断,并进行亚型分类,对随访和治疗时机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共识还建议,针对不同基因背景和个体因素的胸主动脉病患者,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手术指征,以及合适的监测、随访周期及检查方式。
如果强烈怀疑马凡综合征患者,建议进行FBN1测序。
Loeys-Dietz综合征

对于散发性胸主动脉瘤,通常一次就可以;如果首次筛查<40岁,则50岁后再查一次。
具体流程如下:
共识建议,考虑到我国遗传咨询体系刚刚建立,尚不完善,很多医院尚未开设遗传咨询门诊,建议患者到有遗传咨询门诊的医院或相关科研单位咨询、就诊。
阜外医院姚焰等报告,超声引导处理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成功率高
心脏介入手术越来越多,但股动脉穿刺相关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也愈发常见,但外科手术已渐成昨日黄花,无创人工压迫累坏医生还成功率不高,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虽成功率高却可能引起动脉血栓栓塞等,怎么处理更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陈刚等对该院7年病例总结分析发现,对这类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血肿加人工压迫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成功率为96.3%,且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6:31:32
0000郑州大学学者研究称,吃油炸食品易患食管癌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学者发现,油炸食品摄入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油炸食品摄入频率越高,食管癌发病风险增加。与不食油炸食品者相比,当油炸食品摄入频率<2次/周时,食管癌风险增加60%;当油炸食品摄入频率≥2次/周时,食管癌风险增加1.6倍。另外,研究同样证实,吸烟、饮酒也是威胁食管健康的重要因素。维生素D可改善心功能!伊朗研究
既往有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同龄健康人群,而缺乏维生素D与死亡相关。还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多缺维生素D。那么补充维生素D,会如何?近日一项伊朗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心衰患者,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左心室功能。中国CDC研究称:控制六种因素,至2030年可减少100万国人英年早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报告称,若能控制高血压、戒烟和超重/肥胖这三种血管危险因素,预计2030年可减少90万国人过早死亡。如果还能减少体力活动减少、血脂和血糖升高,则预计可预防100万国人过早死亡。过早死亡是指30~70岁间死亡。报告认为,如果能够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TO)2030年因慢病过早死亡降低1/3是有可能的。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0:36:22
0000【CHC2017】BMJ荣誉副主编:只有15%学术研究有价值
“如今学术领域仅有15%的研究具有真正价值”,《英国医学杂志》(BMJ)荣誉副主编及BMJOpen主编TrishGroves教授说。他认为,从提出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到建立合理的设计和执行方案,到有效运行和管理研究项目,再到得出客观公正的研究结果,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将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