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胖6斤,糖尿病风险翻倍
变胖不是什么好事儿,近期一项由英国剑桥大学和瑞典于默奥大学学者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10年内若长肉超3 kg,就会增加52%的糖尿病罹患风险。
该研究共纳入30~60岁33184位受试者,随访10年。10年间,有1087人罹患糖尿病;有17876人体重指数超过1 kg/m2,即相当于平均身高成人体重者增加超过3 kg;有12020人体重保持良好,体重指数变化小于1 kg/m2。
研究者发现,体重增加与糖尿病风险的增加呈线性关系。
进一步分析发现,与能够维持体重者相比,10年来体重指数超过1 kg/m2,即体重超过3 kg者,得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2%。
研究者指出,如果那些体重增长的受试者能够维持体重,则会有20%的人可免于罹患糖尿病;如果在这一变胖人群中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中,及体重指数超过30 kg/m2者进行体重管理,则能预防1/10的2型糖尿病。
研究者认为,加强群体,尤其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体重管理,或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的流行。
来源:Feldman AL, Griffin SJ, Ahern AL, et al. Impact of weight maintenance and loss on diabetes risk and burde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33,184 participants. BMC Public Health, 2017, 17: 17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5
相关推荐
吃糖和喝酒让身体发炎,或因肠道菌群!荷兰研究
近日一项荷兰研究发现,酒、糖、加工食品和肉都会增加促进全身炎症的肠道菌群,而吃素以及吃鱼则相反,会增加消炎菌群,缓解全身炎症。研究者指出,这种促炎和消炎肠道菌群种类数量的生态系统平衡问题会影响全身免疫力,而且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糖尿病、关节炎、心血管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饮食与不同特定菌群间存在的38种联系,还发现61种食物与营养素与61种特定菌群和249个代谢过程有关。有房颤,易发生认知功能受损!280万人Meta分析
近期,EPEuropace发表的一项覆盖280万人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房颤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显著增加,合并中风的患者风险更高。Meta分析显示,在一般人群中,随访3.8~25年,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风险增加39%;而在中风后患者中,随访0.25~3.78年,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风险增加1.7倍。人工甜味剂致癌?法国研究
大量证据表明,食品中的添加糖不利于人体健康,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鉴于此,食品行业以人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中。然而,人工甜味剂可能也不是安全的替代品。3月24日,一项来自法国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人工甜味剂,尤其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可能增加癌症风险。200余万国人分析:中国女士高血压防治优于男士
近日,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官网发布消息称,英国牛津大学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男性患者,依次高7%、6%和3%。研究者称,造成上述性别差异的原因目前还不明确,可能与年龄相关。阜外医院学者推出首部肥厚型心肌病指南:估计我国有100万患者
2017年12月3日,我国首部肥厚型心肌病(HCM)诊断与治疗指南发布。指南编写主要发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教授说,虽然肥厚型心肌病不是多发病、常见病,但具有高猝死率、高遗传性等特点,临床识别难,诊疗有待规范,指南的发布对规范化诊治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