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再次刊发PURE研究限盐分析(多吃盐有害,但仅限于中国)
研究主要观察了钠与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病到底有何关系。每日5 g钠相当于食盐12.5 g/天。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近日,发表在Lancet上的PURE研究最新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很多国家吃盐量超标,但只有吃盐很多的中国,才需要限盐。

图1 中国和其他国家人群每日钠摄入量(g)与脑卒中发生率
[1] Andrew Mente, Martin O'Donnell, Sumathy Rangarajan, et al.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blood press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a community-level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cohort study. Lancet, 2018, 392(10146):496-50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摄入钾则没有争议,钾摄入多有好处。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可改善健康。
来源:
这项研究共分析了18个国家369个社区,发现80%的中国居民每日吃盐多于12.5 g,而其他国家84%居民平均每天吃盐7.5~12.5 g。

因此,关于此项研究对中国的心血管病防治似乎不是新消息。对其他国家来说,与其要限盐,不如强调多吃新鲜和蔬菜,去提高钾的摄入。
该研究共分析了18个国家369个社区35~70岁的95767位居民,受试者入组时均无心血管病。对其中255个社区82544位居民中位随访8.1年时,近3700例受试者死亡,3543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
同期述评称,争论是科学生命的“血液”。因为关于限盐一直争议不断。
有人曾经说,严格的低钠饮食单调乏味、让人没有食欲、无法忍受。要坚持下去,需要这个人是一个宗教狂热的禁欲主义。
中国居民平均每天吃钠是5.58 g,每天吃盐越多,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越高。而其他国家反而随着吃钠增多,脑卒中发病减少(图1)。
比如,香港平均寿命为87.3 岁,但每天平均吃8~9克盐,超过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量的两倍。
[2] Drive to curb salt intake should focus on China: Study. MedicalXpress. August 10, 2018.
图2 中美人群每日钠摄入量(g)与预期寿命
作者建议,应在平均钠摄入量高(> 5g /天)的国家进行干预,这样才有针对性,以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又比如,全球24小时尿钠排泄情况以及联合国健康预期寿命的关系图,在没有调整混杂因素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下,似乎并未表明减少盐摄入量可增加寿命。
研究显示,对于吃钠最多(>5.08 g/天)的居民,钠摄入量每增加1 g,收缩压就平均增加2.86 mmHg。这一估计高于INTERSALT研究的1.94 mmHg和INTERMAP研究的0.22 mmHg。
康复工作不到位!中国不足六成心梗患者1年内能上班
据ChinaPEACE研究的最新数据,我国发病前有工作的心梗患者,近一半患者在发生心梗后1年内没有重返工作岗位。女性、体力劳动者、院内发生不良事件者重返工作的比例低。研究纳入53家医院1566例入院前有工作,且正常出院的心梗患者,平均年龄52.2岁,其中74.4%的患者接受的是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位住院11天。慢性心衰,或不应严格限盐!柳叶刀研究
一般建议心衰患者应限制钠的摄入以防止体液过多,增加心脏负荷。ACC2022年会上发布的SODIUM-HF研究提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也没必要太严格限制钠盐摄入,<3g/天的饮食干预并没有减少不良事件。16万国人血脂异常新数据:五分之一HDL-C低,13%甘油三酯高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ZhangM等就2013~2014年全国16万余成年居民的血脂异常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不容乐观。研究显示,整体人群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人群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70mmol/L、1.35mmol/L和2.88mmol/L;甘油三酯(TG)中位数为1.49mmol/L。《都挺好》中苏大强的“作”是老年痴呆症;柳叶刀研究则称:控制9种因素可预防中国40%痴呆
《都挺好》电视剧中,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苏大强,忘事,认不清身边的人,忘记回家的路,日常行为都不利索……而这些症状,只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的缩影。据悉,全球有近5000人罹患痴呆症;到2050年,痴呆人数估计会增加到1.32亿。痴呆症包含了多种类型,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症和帕金森性痴呆症等。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3:00
0000盗汗和潮热增加心血管风险!澳大利亚研究
绝经期后出现潮热和盗汗?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者进行的分析发现,这不是好事儿,会增加70%的心脏病发作、心绞痛及脑卒中等事件的风险。潮热和盗汗都是血管舒缩综合征的表现,研究者表示,这些症状在任何年龄的女士中出现都不好,均会增加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果绝经期前出现血管舒缩综合征,会增加40%的心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