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中苏大强的,作,是老年痴呆症,柳叶刀研究则称,控制9种因素可预防中国40,痴呆)
中国、印度和拉美3个国家和地区的痴呆症的患病率分别为6.4%、8.5%和8.6%。
就终生风险而言,儿童期受教育水平低可增加国人60%的痴呆症罹患风险;人到中年,听力受损、高血压和肥胖分别会增加90%、60%和60%的风险;到65岁及以后的晚年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糖尿病、抑郁、社会接触少等因素,会增加40%~90%的风险。

其中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是影响中低收入国家人群痴呆症的重要因素;社会孤立,是影响高收入国家人群痴呆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精神病学教授Gill Livingston指出,虽然并不期望这9种危险因素可以完全控制或消除,但只要改善就可对痴呆症的控制产生较大影响。只要延迟痴呆症5年内发病,就可将患病率折半。
2017年发表的痴呆防治决议报告指出,避免儿童教育水平低、听力损失、吸烟、高血压、肥胖、缺乏身体活动、社会孤立、抑郁和糖尿病等9种因素可降低35%的痴呆。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其中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占痴呆症病例的60%到80%。根据中国疾病负担报告,过去 11 年间,从死亡数变化来看,阿尔兹海默病增长了57.8%,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五。
图1 拉美地区、印度和中国痴呆症潜在可改善风险因素的人口归因分数
此外,研究者指出,鉴于各国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抑郁症对痴呆症流行的影响或存在低估,而对拉美地区或高估。
痴呆症包含了多种类型,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症和帕金森性痴呆症等。
“我们发现,亚洲和拉美地区中低收入国家,痴呆症比富裕国家可以更好做好预防。比如提升儿童时期教育水平、改善中老年人群听力和肥胖以及体力活动,这些国家的痴呆症患病人数可以大幅下降。”研究者表示。
近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学者在Lancet子刊刊发的研究表明,控制好这9种危险因素,在中国可预防39.5%的痴呆症,在印度和拉美分别可预防41.2%和55.8%。。
来源:
但这35%是针对富裕国家的,对于中低收入国家有多大影响?
据悉,全球有近5000人罹患痴呆症;到2050年,痴呆人数估计会增加到1.32亿。
这项研究中有12865位来自拉美地区,2162位来自中国,2004位来自印度。中位年龄73岁,62.5%是女性。
[2] Naaheed Mukadam, et al,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 for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 analysis using cross-sectional survey data.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9, DOI: 10.1016/S2214-109X(19)30074-9.
具体到中国,儿童期受教育水平、高血压、体力活动不足、肥胖、吸烟、听力损害最为突出,控制好这6项就可预防37%的痴呆症。

[1] 曾新颖,齐金蕾,殷鹏,等.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1147-1158.
中年肥胖和听力受损以及晚年体力活动少,是所有地区痴呆风险相关的重要因素。
《都挺好》电视剧中,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苏大强,忘事,认不清身边的人,忘记回家的路,日常行为都不利索……而这些症状,只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的缩影。
降脂,该怎么吃?【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LDL-C及非HDL-C的基础。降脂治疗中首先推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其中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甘油三酯与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甘油三酯水平个体内与个体间变异均较大,同一个体的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故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甘油三酯值可能有较大差异。生活方式对血脂的影响生活方式对血脂影响吃水果,有助于防控糖尿病!中澳多项研究表明
近日,一项对7675位参与者随访5年的澳大利亚研究发现,每日吃两份水果的人要比每日吃不到半份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36%。注意这里指的是整个水果,而非果汁。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水果摄入量与胰岛素敏感性标志物相关,提示适宜多食水果降低胰岛素的分泌。研究者表示,这对于有高胰岛素血症的人很重要,高胰岛素血症会损坏血管,不仅与糖尿病相关,而且与高血压、肥胖和心血管病均有关。瑞金医院宁光团队称,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变甲状腺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证实,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变甲状腺癌(即腺瘤样结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研究者发现,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相关,甲状腺癌更倾向于从正常甲状腺直接发展而来,而不是日常大家所认为的,先变成良性结节,再进一步演变成甲状腺癌。”团队成员王卫庆教授表示。因此患者在确诊良性结节之后,不要过分担心其演变成甲状腺癌,只要适度随访观察即可。无症状严重颈动脉狭窄,有多少人会中风?JAMA研究
JAMA发表研究显示,未手术干预的无症状严重颈动脉狭窄(≥70%)患者,5年内同侧颈动脉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4.7%。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3737例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平均年龄73.8岁,颈动脉狭窄≥70%。平均随访时间为4.1年。共有133例发生同侧卒中,年平均卒中发生率为0.9%。Kaplan-Meier分析,5年内同侧颈动脉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