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8,胡盛寿,新时代建立学习型医疗体系是,理性和有必要,的选择)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在2018年1~6月,培训认证覆盖了31省348个市27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注册了120万人,获证87万人,培训前后正确率提高了22%。
胡盛寿指出,“临床指南、人员培训考核认证、诊疗数据收集分析、质量评价反馈是提高基层能力和质量的核心策略。”而该项目也紧紧围绕高血压管理指南、质量考评体系、工作绩效考核、医生培训认证、民众健康宣教“五统一”工作方针,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归根结底来自于高水平的医疗专业人员,因此相应的体系是至关重要且迫切必需的。
医疗品质“以数据说话”,临床医疗“用数据支持”
胡盛寿教授指出,过去30年,我国疾病防治发展成就举世瞩目,1990-2016年,我国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进步幅度已位列中等收入国家首位,从1990年的全球1116位上升到2016年48位。
他说,建设学习型医疗体系,将有能力监测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揭示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评价支持最优化诊疗模式的成功实施,并取得最佳结果。
国家层面的学习型医疗卫生体系可以遵循这样的建设路径:由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科研数据,数字医学中心开发算法,通过新技术孵化平台转化成产品,在研究型医院应用推广,探索专科质量评价和监控。
怎么应对?以美国为例一观发达国家的“经验”,可见单纯依赖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
比如,制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依托互联网进行培训认证、启用基层高血压管理门诊实时记录系统、面向不同需求的针对性分析并定期报告,以及建立基层高血压管理质量考评体系等。
那么如何建设和应用学习型医疗体系?胡盛寿从医院和社区两个层面进行介绍。以医院为例,病历是医疗质量最基础的部分,阜外医院从结构化电子病历升级到2.0智能化医疗信息系统后,误诊、漏诊率明显降低,病历合格率由27%提升至72%。
他指出,当前医疗已走过医生经验判断为主的时代,医疗品质“以数据说话”,临床医疗“用数据支持”,要深入挖掘规范化和个体化诊疗证据,大数据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工具,有助于满足医院和基层医生需要。
美国虽然医疗花费激增,医疗支出占GDP的18%,年人均以医疗支出9000美元,但健康水平提升却缓慢。中国医改怎么变?
社区层面的学习型医疗体系建设目前已有试水,比如胡盛寿介绍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
社区层面的学习型医疗体系,借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乔治·门萨的评论就是“这是全球精准医学研究的最佳资源平台,是中国的方案,世界的平台。”

胡盛寿指出,“提质增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四:无据可依,很多指南、共识缺乏国人数据;有据不依,尽管自主研究证据充分,但在我国应用仍不理想;医学研究能力成为关键掣肘;医疗质量监控不足,反馈滞后。
建设学习型医疗体系是出路
我国疾病防治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胡盛寿最后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对医疗资源绝对不足与相对配置不合理并存的现状,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学习型医疗体系是“理性和有必要”的选择。
此外,创新专科协作,有助于促进应用推广效率,还可解决远程会诊“可持续改进”、“可自我提升”的问题;创新医联体,可拓展覆盖范围和合作层次,具有“覆盖广、拓展快、扁平化、交互式、横纵交织、不依赖专家的投入”的优势。
学习型医疗体系具有“立足实践、全面收集、针对反馈、快速迭代、集体智慧、技术支撑”等基本特征,简而言之就是依据高质量数据,加以高效率分析和高水平解读,来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并就解决方案效果给予持续评价,以再发现问题,进入良性循环。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一个有挑战的时代。在昨日开幕式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就目前心血管病的防控形势,结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年来的调研结果所引发的思考,阐述了两个问题:把脉我国心血管病防治能力,构建学习型医疗体系,应对心血管病流行的挑战。
以心外科为例,10年来,年心外科手术量从8万增至21万,77家主要心脏中心冠脉搭桥院内死亡率降至2.2%,与美国不相上下。未来30年,会如何?
单纯依赖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
而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心血管中心通过多年基层医疗服务体制和医疗治疗调研,认为建设“学习型医疗体系”才是出路。
但他指出,当前我国心血管病负担持续加重,医疗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医疗资源使用率亟待提升。
搭桥前管好血糖,可保护桥血管!赵强等JACC子刊多中心研究
3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赵强等在JACC亚洲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心脏搭桥术前糖化血红蛋白较低的患者,术后1年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就较高。另外,不论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何,与仅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可显著提高1年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基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和≥6.5%的患者中不同抗血小板策略下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比较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4:51:47
00009万体检数据分析:工作压力大的人,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减少
一项对9万多名接受体检的工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工作压力也会影响脂肪酸在体内的代谢。研究发现,在过去1年内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工人患血脂异常的风险更高。血脂异常是一种脂蛋白代谢紊乱,除了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外,还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增加。海南学者发现,有高血压的人去海南,1个月后血压下降14 mmH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研究人员报告,外地高血压患者在海南居住1个月后血压就可以获得明显改善。研究者表示,海南岛是个四季温差较小的地方,当药物对高血压的控制不甚满意时,自然环境似乎是一个有希望的新途径。该研究共纳入90例受试者,其中高血压组6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全球食物可持续报告:中国位列23位,可持续农业堪忧,快餐问题突出
近期,经济学家智库公布了2018年全球67个国家“食物可持续指数(FoodSustainabilityIndex)”报告。报告指出,食物可持续性涉及文化、教育、健康、公平和地球的环境。报告统计三大类数据:粮食损耗与浪费、可持续农业,以及营养考虑。包括以下维度:目前,食物和环境要考虑两方面的影响:营养价值和环境影响,即双金字塔模型(见下图)。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32:08
0000加学者发现,β受体阻滞剂或能逆转某些心衰相关基因的表达
近期,加拿大研究人员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逆转心衰患者某些不利于心脏的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首先确定了65个“可能对心衰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的基因”。随后,他们惊奇地发现,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能够逆转28个心衰相关基因的表达,阿替洛尔主要是对这些基因病理性表达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