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学者发现(有高血压的人去海南,1个月后血压下降14,mmHg)
该研究共纳入90 例受试者,其中高血压组60 例和正常对照组30 例。
研究人员还发现,“候鸟”高血压患者到达海南3个月内的血清TNF-α、IL-1β和IL-6 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受试者,提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处于激活状态,抑制炎性因子的激活可能是治疗高血压的新靶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研究人员报告,外地高血压患者在海南居住1个月后血压就可以获得明显改善。
研究者指出,“本研究发现入岛'候鸟’老人存在着血压变化,为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和正确的干预提供了证据。”
来源:朱连荣,彭志晴,刘文徽,等. 海南省气候对“候鸟”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和miR-146a 的短期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772-776.
另外,“候鸟”高血压人群到达海南1 周内的血清TNF-α、IL-1β和IL-6 三个炎性因子初始检测水平明显高于1 个月后水平,提示该初始检测得到的水平可能为高血压人群的负荷状态。随着高血压患者在海南居住时间延长,三个炎性因子TNF-α、IL-1β 和IL-6 水平下降趋势,外周血单核细胞内miR-146a 基因表达也呈梯度下调,提示炎性因子可能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研究者表示,海南岛是个四季温差较小的地方,当药物对高血压的控制不甚满意时,自然环境似乎是一个有希望的新途径。
研究者发现,与初到海南1 周血压比较,1个月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了14 mmHg,而正常对照受试者血压无明显变化。3 个月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下降,但降低幅度较第一个月小。
0000
相关推荐
中国早餐饮食状况调查:有35%的人不能天天吃早餐,而研究称早餐吃什么、何时吃有讲究
有人说“早餐是一个危险的餐”,其实大量研究显示,不吃,吃的时间不对,吃得不好才危险。近期,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早餐饮食状况调查报告》显示,35%的被调查者不能天天吃早餐,55%的人早餐摄入食物种类不足三种,42%的人在10分钟以内用完早餐,无法满足食物多样的平衡膳食原则。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杜松明强调,“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的营养决定了一整天的膳食质量。”阜外医院研究称,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在药物支架再狭窄中起重要作用
近日,阜外医院宋雷等发表了两篇文章,提示在药物支架再狭窄发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晚期支架再狭窄,新生动脉粥样硬化(Neoatherosclerosis)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第一代药物支架作用更为明显。支架内再狭窄始终是影响介入治疗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药物支架广泛应用的今天,支架再狭窄依旧是晚期支架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补充肠道细菌或可防脑动脉瘤!Nature子刊发表阜外医院陈敬洲团队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8:01:40
0000复旦中山医院学者称,半数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TnT会短暂升高,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可能有医生会发现,有些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后心脏肌钙蛋白T(TnT)水平会升高。这是否代表心脏有受损?是否需要处理?近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学颖等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55.6%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后6h出现肌钙蛋白T升高,但这种升高是一过性的,24h小时左右可恢复正常,并不会导致并发症或严重心脏事件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