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学者发现(受体阻滞剂或能逆转某些心衰相关基因的表达)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心衰发作后某些发生变化的基因对免疫系统有影响。这也印证了既往的研究结果,即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近期,加拿大研究人员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逆转心衰患者某些不利于心脏的基因的表达。
研究者利用小鼠心衰模型以及大鼠心肌细胞,绘制心衰后心肌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地图”。然后,通过对基因转录组(transcriptome)排序,该研究团队可以观察到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的基因表达“地图”。
研究者指出,这一结果意味着,β受体阻滞剂对某些基因病理性表达的逆转或抑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心衰患者是一种保护作用,但下一步需要明确各个基因如何作用于心脏。
来源:S. W. Tobin, S. Hashemi, K. Dadson, et al, Heart Failure and MEF2 Transcriptome Dynamics in Response to β-Blockers. Scientific Reports 7, Article number: 4476 (2017)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首先确定了65个“可能对心衰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的基因”。随后,他们惊奇地发现,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能够逆转28个心衰相关基因的表达,阿替洛尔主要是对这些基因病理性表达的逆转。
0000
相关推荐
舒张功能应纳入猝死风险评估!奥地利学者建议
近期一项奥地利学者长期观察性研究发现,不管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还是>35%,存在舒张功能不全,死于心律失常风险高。研究者认为,舒张功能分级或有助于改善心律失常性死亡的危险分层。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舒张功能不全分为Ⅰ~Ⅲ级。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4:22:44
0000我国社区有心血管病的居民仅11%应用他汀!阜外医院李静等261万社区居民研究:同时应用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者仅8.3%
据阜外医院李静、路甲鹏等在Heart杂志在线发表的261万国人研究数据,缺血性心脏病和/或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9%,这些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和/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仅为34.2%,同时应用两种药物的患者不足10%。研究者称,虽然该研究中的我国社区患者的二级预防药物应用情况较2009年有所提高,但是仍处于较低水平。左心耳封堵术后抗栓,新型抗凝药优于华法林!唐都医院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16:25
0000尿酸高,增房颤风险!美国研究
尿酸在心血管疾病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日,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没有传统危险因素,尿酸水平升高会显著增加房颤风险。研究者称,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老年人、男性、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和2型糖尿病,并不能完全解释房颤风险增加的原因。尿酸可能在房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尿酸高的人应定期体检,以便能早期发现房颤。这项研究对来自瑞典的33万人进行了平均26年的随访。美国20万人研究:纯果汁也可致糖尿病!无糖甜饮料也没好处
近日,DiabetesCare杂志发表的一项包含美国3个大规模队列的研究提示,经常喝含糖饮料,不论是添加糖的饮料还是天然含糖的饮料,包括100%的果汁,都会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而用水、咖啡或茶替代这些含糖饮料,就会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另外,经常喝打着“无糖饮料”幌子的人工甜味饮料,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