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指南和中国共识均建议(不明原因卒中患者若有卵圆孔未闭应封堵)
据报道,1/4的人有卵圆孔未闭,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卵圆孔未闭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鉴于此,这项新指南仅推荐用于合并隐源性卒中的患者。
在接受经导管卵圆孔封堵的患者中,大约3.6%会发生不良事件,但这通常只是短暂出现。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 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209-214.
7月25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项由多国专家制定的临床指南,建议在无禁忌的情况下,所有合并隐源性脑卒中(原因不明的脑卒中)的60岁以下卵圆孔未闭患者接受经导管卵圆孔封堵术,术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中国循环杂志》刊发的2017年《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也指出,对于年轻人(<55 岁)、缺乏易患因素,突然出现的脑卒中应怀疑卵圆孔未闭为其病因,并建议封堵。
对于那些不适合或不愿意行经导管卵圆孔封堵的患者,专家委员会倾向于建议首选抗凝治疗,而不是抗血小板治疗,这主要是基于预防脑卒中的价值而考虑,但此建议推荐力度较弱。
专家们表示,短期来看,经导管卵圆孔封堵术的医疗费用较高,但长期以来,这种治疗策略可能会因减少脑卒中而达到节省医疗费用的目的。
这个专家委员会汇集了一般临床医生、心脏专科医生、脑卒中专家。
专家委员会是基于新的证据而做出的建议,2017年发表的3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封堵卵圆孔可以进一步减少脑卒中。
来源:
尽管专家委员会强烈建议这类患者接受经导管卵圆孔封堵术,但他们也强调临床医生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讨论和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1、T Kuijpers, et al.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antiplatelet therapy or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alone for management of cryptogenic stroke?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BMJ, 2018, 362: k2515.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李守军谈手术治疗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的阜外经验:早期识别和手术是关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守军、杨菊先等研究提示,必须在新生儿期进行干预的危重先心病主要包括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其中以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最为多见,如不积极手术治疗,大多于新生儿期死亡。研究纳入了223例出生日龄≤30d的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患者,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及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最为常见,分别占59%和17%。JAMA子刊:糖尿病饮食控制新方法,每周少吃两顿饭,效果堪比每天饮食控制
让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控制饮食,难以坚持。有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近日一项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研究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周禁食两次,与持续性饮食控制在血糖控制上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而且还可以减肥哦。这里的禁食是指,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500~600卡路里;所谓的持续每日饮食控制,是指每日摄入热量在1200~1500卡路里。Lancet研究质疑“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要对专家意见抱有怀疑态度
目前指南推荐,对于肾功能受损患者,应给予生理盐水水化,以预防造影剂肾病。但荷兰学者在Lancet刊登研究称,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水化预防造影剂肾病没有必要,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对此研究,美国肯塔基州浸信会医疗协会临床电生理学家JohnMandrola评论说,“一个好的试验会提出更多的问题,而不是它的答案。”而这一研究就是这样。【欧洲心律协会2017】房颤消融停用抗凝药导致大脑损伤发生率翻倍
澳大利亚Elisabethinen医院学者在欧洲心律协会2017年会上发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数据表明,房颤消融前停用抗凝药有可能会导致无症状大脑损伤发生率翻倍,因此研究者建议房颤消融无需停用抗凝药。本研究中,与消融期间坚持抗凝治疗者相比,停用抗凝的患者术后无症状脑损伤发生率增加近一倍(17.3%vs9.6%)。而且房颤消融患者不停用抗凝药物也不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