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律协会2017,房颤消融停用抗凝药导致大脑损伤发生率翻倍)
EUROPACE-CARDIOSTIM 2017
而且房颤消融患者不停用抗凝药物也不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
本研究中,与消融期间坚持抗凝治疗者相比,停用抗凝的患者术后无症状脑损伤发生率增加近一倍(17.3% vs 9.6%)。
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发无症状脑损伤的预测因素包括左心房内径较大、卒中风险评分较高及消融手术期间活化凝血时间更低。
研究续入选410例既往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房颤消融患者,于术前、后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评估脑损伤。
澳大利亚Elisabethinen医院学者在欧洲心律协会2017年会上发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数据表明,房颤消融前停用抗凝药有可能会导致无症状大脑损伤发生率翻倍,因此研究者建议房颤消融无需停用抗凝药。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 EHRA
0000
相关推荐
这种三维标测系统,可达零辐射!阜外医院研究
时代总是进步的,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方式虽首选,不过患者与术者都要吸一定剂量的X线辐射。JAMA内科子刊研究称:糖果、含糖饮料等超加工食品,可增加死亡风险
根据发表在JAMA内科杂志子刊上的一项法国前瞻性研究,过量食用超加工食品增加死亡风险。超加工食品即经过加过的即食食品,如包装小吃、含糖饮料、面包、糖果、快餐和加工肉类。这种食物通常热量高,营养价值低。它们纤维含量低,碳水化合物、饱和脂肪和盐含量高。据作者介绍,它们通常含有食品添加剂和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包括一些可能的致癌物。人们往往选择超加工食品,因为其保存期长,肚子饿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加强绿化还有预防糖尿病的功效
近期,《BMC公共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绿化环境可降低老年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研究者发现,生活在绿化程度最好的环境的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19%。即使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父母糖尿病病史、社会经济状况后,仍是如此。而且该研究中,2型糖尿病风险的降低与体力活动无关。研究者还发现,绿化度从<20%增加59%,则该处居民的糖尿病发生率降低10.7%。近22万人追踪32年研究:适量喝牛奶有益
牛奶,脱脂牛奶,酸奶……,多吃乳制品是不是更健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对3个队列近22万人追踪32年的研究发现,多吃乳制品,并不降低死亡风险。在考虑每隔4年乳制品摄入变化情况,并排除随访前4年死亡病例后,结果依旧如此。剂量反应分析显示,乳制品固然吃少了不好,但吃多了死亡风险或会有所轻微增加,即摄入量与死亡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7:00:35
0000氟喹诺酮类再亮红灯:可增主动脉瘤或夹层发生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菌素,之前表明这种药物对骨骼发育有影响,还有研究表明,会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1],而近日一项台湾学者进行的研究[2]再次为此类药物亮起红灯。该研究表明,这类药物会增加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