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后,我国医疗费用是否有降低?华中师大研究
我国于2009年启动新医改,重点是改革公立医院体系、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加强基层医疗,目的是减轻医保负担,并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廉价的医疗服务。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医改的主要成就是通过建立广覆盖的多层次保险体系,增加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资。
然而改革是否起到了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疗服务的作用?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项研究称,我国新一轮医改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控制了平均医疗费用的增长,但每例患者的平均医疗费用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改革的一项关键措施是增加居民对基层医疗的使用率,以节省资金。
研究发现,从2004年到2011年,基层医疗利用率大幅增长;然而,从2011年到2015年,利用率有所下降。
研究还发现,改革后,居民住院率增加,平均医疗费用大幅增加。
在不同的医疗保险群体中,每例患者平均医疗支出有增长趋势。
对于有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医疗费用在改革前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改革后呈增长趋势。
对于新农合和公费医疗保险,医疗支出在改革前后都在增加。
此外,研究发现,有基本医保和无医保的居民,住院和门诊费用以及应用医疗服务的增长率相似,这意味着改革后医疗支出总额增加。

图1 2004年至2015年,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医疗支出均增加
无基本医保的居民在看病时花费更多,尤其是住院。表明基本医保在控制医疗服务支出增长、鼓励居民使用基本医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者表示,基本医保基金和居民都面临着更大的经济负担和财务风险。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研究者认为,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都可能是控制医疗支出的关键。改革应该加强基层和公共卫生服务,使居民能够更早、更好地获得医疗干预。在中国,医疗保险应该更加重视防病。
研究收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2004年至2015年的横断面数据,采用分段线性回归的方法,估计不同地区医疗支出的改革前后变化。
来源:Shu Z, Liu Y, Li M, Li J. The effects of health system reform on medical services utilization and expenditures in China in 2004-2015. Int Health. 2021 Jul 14.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将分三阶段!新疆学者盘点心脏研究领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蛋白质组学这一新生前沿学科,于1996年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等最早提出。这么多年来,在心脏领域应用方面有哪些进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霍强、杨毅宁等在本刊撰文指出,心脏研究领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研究阐述了心脏16个解剖区域的3种主要心脏细胞类型的蛋白质组学特征,揭示了心房颤动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个体差异。强调整体思维,建立疾病防治全景管理模式!葛均波讲述泛血管疾病综合防治
近日,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0)上,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详细介绍了泛血管医学。他还提出基于综合评估的“泛血管健康指数”,是将泛组学概念,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组学等,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生成“中国泛血管健康指数”,对未来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治疗进行个体化指导。疫情下四成医护抑郁!中国1.5万医护人员调查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超3000医护工作者死于新冠肺炎。中国,最先暴发疫情。截至2020年2月24日,有3387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截至4月3日23位医护人员因感染新冠殉职。除了感染和死亡,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者进行的一项全国范围的研究表明,对抗新冠病毒给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一定冲击,尤其是湖北当地。血压升高是全球死亡头号罪魁,吸烟是中国第一杀手!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9
10月17日,Lancet发布了全球疾病负担2019最新报告。报告指出,自1990年以来,由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所致疾病负担比例明显上升。从1990年占全部负担的21%,提高到2019年占全部负担的34%。报告显示,2019年,归因于全球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是收缩压升高,导致1080万人死亡,烟草则导致871万人死亡。吸烟也是导致男性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杨进刚阜外2023-09-10 11:51:5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