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升高是全球死亡头号罪魁(吸烟是中国第一杀手,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9)
加之新冠病毒对公共健康的冲击,同期述评指出,提高人群健康要有更开阔的视角,包括小学到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经济增长、性别平等、移民政策等诸多方面。
全球疾病负担报告分析了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28万个来源的数据,对286个死亡原因、369种疾病与伤害,以及87种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
[2]Global burden of 87 risk facto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Lancet, 2020, 396: 1223–1249.
报告还指出,体重增加(高体重指数)、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胆固醇占2019年全球健康总损失近的20%,比1990年(10.4%)高出50%,还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量死亡。

来源:
仅关注医疗系统是“见木不见林”
这项研究由全球1100个大学、研究中心以及政府部门中5647名合作者联合完成。
报告认为,中国、美国属于转型后期,死亡率处于平稳状态,而出生率持续下降,这将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过去30年中,致使中国健康损失增加的最大的疾病是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中风、肺癌、糖尿病以及年龄相关疾病等。
全球人口2000年为62亿,2019年为77亿,人口增长了25.7%。
报告显示,全球人群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67.2岁增长到2019年的73.5岁。
图1 2019年导致不同性别人群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不健康饮食和空气污染各占2019年中国疾病负担的10~15%。
10月17日,Lancet发布了全球疾病负担2019最新报告。
健康还与人均收入、教育程度和生育率等综合指标密切相关。
[1]Global health: time for radical change? The Lancet, 2020, 396:874
[3]Global burden of 369 diseases and injuri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The Lancet, 2020, 396: 1204–1222.
“四高”流行形势严峻
报告指出,自1990年以来,由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所致疾病负担比例明显上升。从1990年占全部负担的21%,提高到2019年占全部负担的34%。
报告还显示,不同年龄和地区人群危险因素所致疾病负担有所差异,比如0~9岁均与营养不良相关,10~24岁为缺铁,25~49岁为饮酒,50~74岁及≥75岁以上为收缩压升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自1990年以来,中国人群的预期寿命从68.1岁增加到2019年的77.6岁,增加了近10岁。
报告强调,健康不仅依赖于医疗卫生系统,过于关注医疗卫生系统是不全面的。
在2019年,高血压造成五分之一的死亡,高血糖、体重增加以及高胆固醇导致的死亡人数分别为650万、500万人和440万。
2019年,中国五大死亡风险因素分别是吸烟(约270万人死亡)、高血压(260万人死亡)、不健康饮食(202万人死亡)、空气污染(185万人死亡)和高血糖(107万人死亡)。
报告显示,2019年,归因于全球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是收缩压升高,导致1080万人死亡,烟草则导致871万人死亡。吸烟也是导致男性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是血管“早衰”!Hypertension发表文章
近期,Hypertension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原发性高血压虽然在儿童时期相对少见,但研究发现,高血压可能起源于儿童,甚至可能在子宫内。糖尿病的人搭桥选用桡动脉较好!阜外研究
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获取,远期通畅率优于大隐静脉,是CABG常用的桥血管材料。近日,阜外医院沈刘忠等发表研究称,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合理运用桡动脉桥仍可取得良好的近期及中远期效果。对于拟采集桡动脉的糖尿病患者,研究者推荐采用多普勒超声作为术前常规评估方法,因其可直接评估桡动脉自身管腔质量及侧支循环水平。有心衰,更要吃好饭!JACC综述心衰营养问题
心衰患者的营养问题很重要,营养失调也较为常见,但这个问题常常被忽略到墙角,而且营养评估和指南推荐也较为苍白。南京医大一附院李新立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年急性心衰患者中,46.9%营养不良,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营养失调,包括机体成分异常,如肥胖、营养不良和(或)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缺乏。近日,JACC发文阐述了心衰患者的营养评估和饮食干预问题。优化饮食可改善预后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6:47:25
0000近22万人追踪32年研究:适量喝牛奶有益
牛奶,脱脂牛奶,酸奶……,多吃乳制品是不是更健康?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对3个队列近22万人追踪32年的研究发现,多吃乳制品,并不降低死亡风险。在考虑每隔4年乳制品摄入变化情况,并排除随访前4年死亡病例后,结果依旧如此。剂量反应分析显示,乳制品固然吃少了不好,但吃多了死亡风险或会有所轻微增加,即摄入量与死亡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7:00:35
0000四种不健康行为让近一亿中国人少活一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报告,在2010年,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这四种不良生活方式,让9428万中国人平均少活了一年。作者指出,中国经历了30余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