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主动脉支架更加个体化?华信医院3D打印动物实验研究
随着老龄化进程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居高不下,主动脉病变“水涨船高”,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也广泛应用,但是临床上使用的支架普遍对血管的几何顺应性较差,进而导致部分病例存在内漏或支架源性新发破口等并发症。
那么,应用3D打印来个个体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结合改良输送系统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可行否?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峰、黄树杰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研究者将6只实验用猪随机等分为个性化支架组和标准化支架组,获取主动脉 CT 血管造影图像并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作相匹配的输送系统并完成支架腔内精准置入。
术后 1 个月造影显示,个性化支架组均无移位及内漏,标准化支架组1只实验猪发生不可纠正的I型内漏。

为明确个性化支架对靶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是否产生影响,研究者还对置入术后降主动脉以及覆膜支架内各部位进行了动态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两组实验猪支架术后主动脉各位置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表明个性化支架能较好贴覆主动脉管壁,而未造成主动脉缩窄或扭折。
此外,病理结果未见两组实验猪血管内膜损伤。
研究者介绍,该研究通过 3D 打印及可控沉积技术设计制作个性化支架,3D 打印的优势在于覆膜与支架的一体化塑形和融合,并获得了对弯曲血管几何的顺应特性;可控沉积技术可辅助控制 3D 打印喷头的方向及打印厚度,以更高效和精确的制作个性化支架模型。
研究者还在现有捆绑式支架释放系统上进行改良,于支架顶端固定可显影限位环,结合大弯侧限位释放导丝,确保覆膜支架于冠状面、矢状面均契合降主动脉几何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该定位技术可行并且安全,实现了个性化支架的弯曲方向与降主动脉方向一致。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还有待今后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来进一步明确安全有效性。
来源:黄树杰,龙安妮,王迁,等. 基于3D 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390-39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阜外学者称,这两种“热门”生物标志物不能预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术后预后
近年来,可溶性ST2(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成为心血管领域尤其心衰领域研究较多的新型生物标志物。阜外医院鲁洁等发现,尽管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血浆sST2与Gal-3水平升高,但血浆sST2和Gal-3水平与这类患者心肌切除术后的预后无关。最新研究提示:四分之一国人有代谢综合征
近期,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纳入20余万人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国人代谢综合征已成灾,患病率已高达24.5%。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聚集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升高等多种心血管病危害因素于一体的病理状态。得了代谢综合征的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是无此病者的3倍,病死率更是增加5~6倍。杨进刚阜外2023-07-31 12:45:19
0000孩子睡不够有恶果:饮食习惯不健康、肥胖、高血压、爱玩电子产品
美国睡眠医学会建议,儿童每天至少要睡9小时,青少年每天至少睡8小时。近期,一项基于17.7万希腊青少年儿童(8~17岁)学生的调查研究提示,睡眠不足与孩子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分析表明,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与睡眠充足的孩子相比,睡眠不足的孩子不吃早餐、常吃快餐、爱吃甜食的可能性依次增加30%、35%和32%。美法研究者首次发现,肠道菌群或与人类情绪有关
近期,美国和法国研究者发表在《Psychosomatic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提示,人与人之间情绪存在差异,可能与个体之间的肠道菌群组成有差别有关。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对40名健康女性的粪便样本进行了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根据肠道菌群组成,受试者被分为为两组:33人因拟杆菌(Bacteroides)更多被分为拟杆菌组,其余7人因普氏菌(Prevotella)更多分为普氏菌组。心室附壁血栓,新型抗凝药或有效!阜外医院梁岩等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0:46:3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