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不吃药降压方法(先买个血压表,减肥最重要)
除了减肥外,还应该留意腰围。腹型肥胖的人高血压风险高。中国人腹型肥胖的标准是男士大于90 cm,女士大于80 cm。
喝酒可升高血压,喝得越多,升压作用越明显。
国外有研究发现,周围绿树成荫的环境下,居民的血压偏低;而在四周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居民的血压则较高。

尤其也要注意改一下脾气,别碰上事儿就大嚷大叫。其实有涵养就是最大的养生举措。
5、口味轻一些
但我也提醒一句,国外有研究发现,尝试生活方式干预降压的人,发生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危险高于吃药,为什么?就是病人自以为坚持的很好了,但那是自以为,实际上可能坚持的不怎么样,所以也就效果比较差。
我在给病人看病时,经常有人问我,我发现有高血压,但不愿意吃药,有什么办法可以不吃药也能降压嘛。
但如果一定要不吃药降压,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0、居住在绿地周围
4、健康饮食

9、睡个好觉
长期压力较高可致高血压。花一些时间考虑让自己倍感压力的原因,考虑如何消除或减轻压力。包括学会说不、学会感恩、在压力时进行呼吸训练等。
1、买个血压表,在家里测血压

买血压表虽然不能降压,但却是生活方式干预的必备措施。当然,小区内如果测血压很方便的话,也可以去小区测量。

吸烟会在数分钟内升高血压。戒烟有助于让血压恢复正常,并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7、戒烟
3、规律运动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将血压降低约5~8 mmHg,标准是每周150分钟,或一周至少5天运动30分钟以上。尽可能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或跳舞。
确实,很多人发现高血压后,都不愿吃药。一般来讲,对于是刚刚发现的轻度高血压,即收缩压在140~160 mmHg,舒张压90~100 mmHg,如果没有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和脑卒中等情况,可以尝试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尝试降低血压。
8、减压
吃含有丰富全谷物食物、水果、蔬菜、豆类、酸奶等,少喝甜饮料和深加工食品,可将血压降低11 mmHg。

美国有研究发现,如果能保持正常的体重,那么得高血压的危险就明显降低。
2、减肥,肚子大的人更应该注意

减肥是降压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一般来说,体重每减少1公斤,可降低血压1 mmHg。
这点最重要,我们鼓励在家里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如果再来找医生看病,拿着自己的测量的血压去,问问医生是否该吃药。

少吃盐可将血压降低5~6 mmHg。尽量将盐减少至每天6克以下。
睡眠过少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按时上床睡觉,睡前少玩手机,晚饭少吃等有助于睡眠。如果肥胖或睡觉打呼噜,注意检查有无睡眠呼吸暂停。


另外,必要时做一个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无论是在医院里测的血压,还是家中测量的血压,都不能反映血压一天内的情况。有些人是隐匿性的高血压,还有些人是白大衣性高血压,只有在医院里测血压高,这些情况都应注意。
6、限酒
2016年度中国心脏外科白皮书:阜外医院年心外手术超1.4万例,安贞医院1.3万多例,武汉亚心、广东省医和西突破5千例
近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心脏外科白皮书。手术总量呈增量趋势,但增速放缓2016年,722家医院上报的总心脏手术例数为218,667例,与2015年比较,心脏手术增加5872例(增长2.76%),但体外循环数量减少652例(减少0.41%)。可以看出我国心血管手术总量呈增量趋势,但增速明放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比呈缓慢下降。冠心病患者TMAO高,易发生不良事件!北学者Meta分析
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许多研究已证实,由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氧化三甲胺(TMAO,主要来源于胆碱,红肉、鱼、禽、蛋等食品中富含)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是冠心病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北张亚男、于雪发表的一项剂量-反应Meta分析提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浆TMAO水平升高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反对降低搭桥的推荐级别!美欧外科协会不满AHA/ACC血运重建指南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AHA/ACC)发表了2021冠脉血运重建指南。指南建议,针对左室功能正常的三支病变患者,搭桥推荐级别从Ⅰ级降级到Ⅱb级;轻-中度左室功能障碍的三支病变患者,搭桥的推荐级别从Ⅰ级到Ⅱa级。但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联合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很快就发表了述评,对美国新版指南表示了不满,指出新指南有三个不合理之处,尤其是降低了搭桥手术的推荐级别。JAMA刊登英国学者研究: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痴呆的遗传风险
有些人由于有痴呆遗传因素,因此认为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罹患痴呆。但实际上,遗传风险是可以被改变的。近期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由英国研究人员开展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如果一个人有痴呆的遗传风险,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大幅降低这种风险。分析显示,在痴呆遗传高风险的人群中,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相比,遵循健康生活方式者罹患痴呆的风险降低了32%(1.13%vs1.78%,HR=0.68)。阜外医院18年近2千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资料总结:左侧更容易受累,年轻女性首先考虑大动脉炎
上肢动脉疾病对心脏介入治疗入路方面很关键。锁骨下动脉狭窄可引起上肢缺血等病症,且并不少见,哪些疾病会导致锁骨下动脉狭窄?阜外医院蒋雄京、车武强等通过对该院18年179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86.1%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12.9%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单纯左侧、右侧及双侧同时受累比例分别为65.4%、21.9%和12.7%(左:右=3:1)。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49:5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