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治疗Brugada(综合征经验,选择导管消融或能根治)
研究者强调,在部分Brugada 综合征患者的发病机制中,RVOT 心外膜可能比心内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在国内外率先开展Brugada 综合征室颤的导管消融研究。
随访半年后无室速或室颤发作,窦性心律心电图仍保持正常。
随后ICD 曾多次因室颤电击治疗。
经知情同意后,为患者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
入院经病史查询、体格检查及超声心动图除外了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及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12 导联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1、V2 导联ST 段呈马鞍型抬高0.2~0.3 mV(图1A)。
既往研究发现,Brugada 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参与心脏动作电位的离子通道功能障碍。
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这种离子通道功能障碍比较局限地表达于患者的RVOT 区域,引起该区域心内膜和心外膜动作电位复极离散度增加,形成Brugada 图形,并可在相邻组织间形成折返激动,促使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后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经心室电刺激诱发出心室颤动(室颤),经胸外按压及体外电复律转复窦性心律。考虑患者为1 型Brugada 综合征,植入单腔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一例23岁的男性反复发作性晕厥的患者。发作晕厥时均伴抽搐,无二便失禁,无口吐白沫,发作数秒后可自行恢复意识。
系统重建的右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道心外膜(1C)
分子遗传检测提示其SCN5A 基因Chr3:38597212 的c.4477A>T 核苷酸发生改变,突变源自其母亲。
图1 患者消融术前(1A)及术后(1B)的12 导联体表心电图及NavX
本例患者首先在RVOT 心内膜区域未标测到明显的异常电位区,后至RVOT 心外膜前壁标测到了低电压区、碎裂电位及晚电位区,放电消融后体表心电图正常化,不能诱发心律失常。
在非接触式标测系统的指导下,以右心室流出道J 点后60 ms 的激动范围作为晚激动区域,对靶点区域的心内膜进行导管消融,能够改良体表心电图的Brugada 波表现,并能有效预防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室颤的发作,取得了良好的手术疗效。
来源:郑黎晖,郭金锐,杜忠鹏, 等. 导管消融治疗Brugada 综合征心室颤动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400.
春节入院患者的死亡风险最高!中国台湾健保数据分析
新年到了,医院不能休息。中国台湾利用健康保险数据库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平日相比,对于春节和周末住院的患者,院内死亡率和30天死亡率均更高。该研究分析了2001年~2013年间每年1月和2月至内科急诊的患者。其中有1.1万人在春节就诊,3.6万人在周末就诊,14.4万人在工作日就诊。结果发现,春节入院的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相对死亡风险分别比平时入院的死亡风险高40%,比周末入院的患者高20%。间歇性断食有利于心脏健康!美国医学杂志综述文章
间歇性断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饮食模式。间歇性断食通常分为两类:一是每日限时进食,即每日18小时禁食(每天进食时间缩窄至6至8小时之间),二是所谓的“5∶2间歇性断食”,即每周有两天仅吃一顿中等量的餐食。美国医学杂志刊发的一篇综述文章指出,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间歇性断食可以减轻体重,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而改善心血管健康。年轻人心梗但冠脉狭窄不严重,有何特点?阜外医院俞梦越等研究
阜外医院俞梦越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40岁的急性心梗年轻患者中,冠脉非阻塞性心梗占5.4%。非阻塞性心梗是指发生了心梗,但冠脉正常(无>30%的狭窄)和轻度冠脉粥样硬化(狭窄30%~50%)。研究发现,这些年轻冠脉非阻塞性心梗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34岁,较阻塞塞性心梗患者年龄(中位37岁)更小。三分之一都会被误诊的心脏病:以中壮年男性为主,多表现为呼吸困难
有一种病,既是心脏疾病,又是原发恶性肿瘤,而且临床误诊率较高,这就是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那么如何更好准确诊断出这种疾病,或者说这种病到底都有哪些特点?北京朝阳医院吕秀章、孔令云等就此对中国内陆35年共186例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他们发现,这种疾病可累及各个年龄层,其中主要目标为中壮年男性,男女患病比率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