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学者磁共振成像研究称(房颤射频消融可逆转左心房及肺静脉重构)
研究显示,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左心房容积、左右上肺静脉开口最大横截面积均显著增大。在房颤患者中,持续性房颤患者要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容积、左右上肺静脉开口最大横截面积更大。
该研究共纳入 78 例房颤患者,以及作为正常对照组的20 例健康成年人。其中房颤患者中有46例为阵发性房颤,32例为持续性房颤;共有66 例行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射频消融术,术后6 个月随访时有17 例复发。
术后多因素Logistic 分析显示,左心房容积及右上肺静脉开口最大横截面积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来源:李雪莲,陈文苏,李承宗,等. 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及肺静脉开口变化与术后复发的关系.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390-39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支持“房颤致房颤”的观点,即肺静脉异位起搏点诱发房颤,而房颤又进一步引起左心房及肺静脉的重构。
鉴于此,研究者指出,对于房颤患者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控制左心房扩大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阻止甚至逆转左心房重构,改善长期预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卓琦、李雪莲等利用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导管射频消融术有助于逆转房颤患者左心房及肺静脉的重构,而左心房容积及右上肺静脉开口最大横截面积增大与术后房颤复发相关。
研究还发现,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功能均低于正常健康人,而这种左心房的初级泵、储存功能的减低又会影响心室收缩功能,最终这些改变又会促使房颤持续、慢性发展。
进一步分析显示,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容积的减小与左右上肺静脉开口最大横截面积的减小显著相关。
有研究显示,房颤引起的左心房及肺静脉重构在恢复窦性心律后是可逆的,而该研究发现,术后半年时逆转重构未恢复与至正常水平,对于是否能够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或其恢复的时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患者手术前后、术后复发与无复发患者左心房容积和肺静脉形态有何变化?
而接受射频消融术后半年,未复发房颤的患者其左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的开口最大横截面积以及左心房容积均显著减小,而复发患者右上肺静脉术后显著扩张、左心房容积明显增大。
安徽医省立医院严激:预测心衰患者能否从再同步化治疗获益有新指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严激、王齐等研究发现,心脏舒张充盈模式会影响CRT疗效,非限制性充盈的心衰患者从CRT中获益显著,而限制性充盈的心衰患者对CRT反应率低、疗效差,且预后不良。本研究中,接受CRT的61例缺血性心肌病所致的心衰患者中,非限制性充盈患者36例,限制性充盈患者25例。年轻人心梗有什么特点?近期多项研究结果汇总
年纪轻轻就得心梗,已不少见,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研究在2.4万例患者中进行的分析显示,≤45岁急性心梗患者占8.5%。年轻心梗患者都有哪些特点?多项研究凸显四个问题:男性、吸烟、肥胖、血脂异常。比如心血管研究一篇文章就指出,不到45岁心梗患者危险因素排序为:吸烟、肥胖、男士、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这些都是基于大量研究得出的结果:降低LDL-C,未增加出血风险!Stroke述评
都知道升高的“坏胆固醇”LDL-C不好,但是应用他汀将LDL-C降得低了,又会投鼠忌器,恐增加脑出血风险。这个担忧主要来自于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及SPARCL试验。不过这种担忧似乎已经慢慢动摇了,之前有临床试验显示,降脂新贵PCSK9抑制剂即使将LDL-C降低到30mg/dL也未增加脑出血。而且欧洲相关指南建议糖尿病及其他高危患者的LDL-C靶标为<55mg/dL。阜外医院研究揭示,中国心梗患者仅43%认为症状与心脏有关,一半没有及时就医
2010年,我国约有800万心梗患者,2030年将飙升到2300万。怎么救治心梗患者成了我国一个重要问题。能否尽快去医院就诊就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缩短就诊时间是个世界性问题。就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时间平均为2~3小时,但其中仍然有约10%的患者会超出12个小时就医。那么中国如何?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0:26:45
0001SFDA:男性性腺机能减退者用睾酮有心血管风险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称,用于治疗男性性腺机能减退的睾酮药品存在心血管风险,主要与静脉血栓、卒中、心脏病发作、心律失常、死亡等风险增加有关。SFDA指出,自2014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加拿大卫生部等国外监管机构相继发布了关于睾酮药品的安全性信息,主要涉及到与心血管方面相关的可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