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29天女婴中毒身亡,原来是家中存放了这种东西)
患儿在就诊河南省人民医院2天前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吃奶差伴呕吐,家人曾考虑到与家中存放“磷化铝农药”有关,遂在当地医院诊治,但效果差,最终以“哭闹烦躁2天,呕吐伴精神差17小时”急诊转入河南省人民医院。
本例患儿出现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心肌受损,心肌酶谱增高并顽固性低血压休克;转氨酶升高;直至昏迷。低血压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多因素使肾脏灌注不足,加上磷化氢对肾脏的损害,最终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严重的高钾血症。
约1 小时后,血钾升高至9.6 mmol/L。心电图(图2)呈典型高血钾正弦波波形。随后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本次急诊,体格检查示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率144次/min;心电图(图1)显示为短阵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肌酶谱、NT-proBNP升高;磷4.9 mmol/L、钾8.9 mmol/ L。
遂立即给予10% 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100 ml、10% 葡萄糖250 ml 加胰岛素6U静滴,另予肾上腺素、普罗帕酮,地塞米松、多巴胺等,输入冰冻血浆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值得注意的是,磷化氢中毒没有有效解毒剂,因此,接触者及时就医观察,尽早发诊治。

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河南省人民医院廉湘琳等曾接诊过这样一例让人遗憾的病例:1例29天的女婴,就是间接死于家中存放的“磷化铝农药”。
此外,这一案例还提示,每到草木繁盛季节,各处常会喷洒农药以杀虫,虽不一定是“磷化铝农药”,但婴幼儿还是避开为上。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1)急性磷化氢中毒;(2)多器官功能衰竭;(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高磷血症。
就高钾血症而言,引起恶性心律失常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控制转复室性心动过速的同时,及时将血钾降至正常水平。其中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相应致病因素,采用利尿剂、血液透析、高糖加胰岛素、补充钙剂、纠正酸中毒等降低血钾。
来源:廉湘琳,徐金义,孙汝平,等. 婴儿吸入磷化氢中毒后高钾血症致恶性心律失常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192.
廉湘琳等介绍说,磷化铝为毒性极高熏蒸杀虫剂,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释放无色的磷化氢气体,被吸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约1 h 可遍布全身,作用于细胞线粒体,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阻断呼吸链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使呼吸道、心、脑、肝、肾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加州大学研究:人类患心血管疾病是基因突变惹的祸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PNAS上发表研究称,200~300万年前,我们祖先的CMAH基因缺失,可能导致人类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同时也增加了食用红肉的风险。十年前,研究者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自然发生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实际上是在其他哺乳动物中不存在,包括关在笼子里的近亲黑猩猩,它们具有类似人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和身体不活动。喝奶补钙不靠谱!美国研究称:乳制品不能降低骨折风险
女性到了更年期,因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也减少导致骨骼钙质流失严重。都说喝牛奶能补钙,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然而近期发布的一项基于美国国家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数据提示,更年期女性的骨质流失并没有因食用乳制品而减缓,骨折风险也没有降低。有房颤,易发生认知功能受损!280万人Meta分析
近期,EPEuropace发表的一项覆盖280万人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房颤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显著增加,合并中风的患者风险更高。Meta分析显示,在一般人群中,随访3.8~25年,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风险增加39%;而在中风后患者中,随访0.25~3.78年,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风险增加1.7倍。【ESC建议命名新疾病】冠脉正常的心梗该考虑8种情况
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工作组发布了关于冠状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建议。根据大规模的注册研究,1%~13%的心梗患者冠状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冠脉正常指没有>30%的狭窄,轻度狭窄指介于30%~50%。该建议指出,因为这部分患者在临床上常被忽视,应将这部分患者命名为冠状动脉非阻塞性的心肌梗死(MINOCA),进一步研究此类心梗的发病机制、预后和管理措施。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2:51: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