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老年人日行4000步以上可提高记忆力)
相比之下,每天活动量较少的人大脑海马区域的皮质较薄,他们的认知功能也稍差。
该研究发现,日行4000步的人,其大脑的海马体及其周围区域的大脑皮质较厚,也意味着其认知功能更强。
来源: Pages Prabha Siddarth, Berna Rahi, Natacha D. Emerson, et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Hippocampal Sub-Region Structure in Older Adults with Memory Complaints. The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18, 61:1089-1096.
研究分析了29名60岁以上的成年人的七天内的活动量,根据日行步数分为两组:日行步数>4000步组和日行步数≤4000步。
美国加州大学学者在阿尔茨海默病杂志发表研究称,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日行4000步以上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和思维能力。
海马体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
本研究中,那些活动量较多的人在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及执行力方面表现得更优秀。
众所周知,多多活动对于改善老年人的认知非常重要的。
脑容量和脑厚度都是通过神经影像学方法测量的,是量化大脑健康的指标。研究者指出,脑厚度是一个比脑容量更敏感的指标,它可以更早地量化大脑的细微变化,并且可以独立预测认知。
0000
相关推荐
让癌症患者“蒙在鼓里”更不利!二军大近3万肺癌患者研究
在我国,每7分钟就有1人确诊癌症。一旦确诊,出于关爱,很多人都会选择对患者隐瞒病情,如果告诉患者实情结果就真的很糟糕吗?事实有时候总是超出想象。近日一项来自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者在近3万肺癌患者中进行的研究则显示,知道自己病情的患者活得更久。研究显示,知道自己得癌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3个月,而一直“蒙在鼓里”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却为8.8个月。大庆研究30年随访数据公布:对于糖代谢异常者,仅改变生活方式就能降低死亡风险
近期,Lancet子刊在线发表了阜外医院内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首席专家李光伟教授研究团队的大庆研究30年随访结果。研究显示,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耐量受损人群的糖尿病发病延迟近4年,同时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微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的发生率,并延长了预期寿命。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10:42
0000一杯酒也可短暂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一项新的Meta分析表明,即使是一杯葡萄酒,也可短暂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但在饮酒后24小时,风险就下来了,一周之后还有保护作用。而对于大量酗酒者者,心血管病的风险是持续升高的。“适度饮酒会在几小时内,或几天、几周对身体的影响不同。”该研究作者表示。有研究发现,即使是适度饮酒,在1-3小时内,也会引起心率增快、血管弹性和凝血功能的改变。“二手酒”伤人:耍酒疯让美国超五千万人受伤害 ,中国研究称喝酒6小时内伤害风险增10倍
饮酒是全球中青年死亡的头号凶手,中国则是全球饮酒致死人数最多的国家。大家都知道,饮酒后有些人会睡觉,有些人会“耍酒疯”,比如六亲不认、胡言乱语、见谁打谁、酒驾撞人等。这实际上已经属于酒精中毒范围,即由于短时间喝酒过多而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多表现行为和意识异常。王拥军等CHANCE亚组分析称:有多个梗死灶的轻型卒中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将卒中复发风险减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王拥军教授等近期对CHANCE研究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在非心脏来源血栓栓塞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急性梗死灶的数量与卒中复发风险有很大的关系:有多个或单个梗死灶的患者3个月内卒中复发的风险分别是无梗死灶者的5.8倍和3.9倍。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4:10:5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