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年轻心原性猝死患者七成无预警症状)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在年龄≤18岁的猝死者中,39%是由运动所致,随着年龄的升高,运动的影响逐渐减小。
研究者还发现,运动所导致的心原性猝死患者更多存在可电击性心律,且成功救治率更高,是非运动所致猝死的2倍多。
来源:Reshmy Jayaraman, et al. Risk Factors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the Young: A Multiple-Year Community-Wide Assessment. Circulation. Dec 2017.
另外,心原性猝死患者中,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病率较高,其中58%的心原性猝死患者合并至少一种危险因素。
研究者分析了3775例心原性猝死患者,其中186例(5%)为年轻患者,平均年龄为(25.9±6.8)岁,男性占67%。
近期,Circulation刊登的一项研究提示,年轻人发生心原性猝死的三大原因依次是致心律失常性猝死综合征(31%)、冠状动脉疾病(22%)、肥厚型心肌病(14%)。
在19~25岁及25~34岁人群中,运动导致的心原性猝死分别占13%和7%。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年轻的心原性猝死者中,不足三成在猝死前有预警症状,14%是由运动引起,其余为非运动原因所致。大多数心原性猝死患者猝死前并无预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CSPPT研究最新分析:血压波动增加中风危险,偶发高血压也不能轻易放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学者通过对CSPPT研究2万余高血压患者随访数据分析发现,随诊间收缩压波动是高血压患者首次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而且独立于平均收缩压。研究显示,随诊次数越多,其收缩压波动对之后卒中预测越有价值,不过多于10次,预测价值似乎不太明显;随诊间收缩压波动越大,卒中风险越高。图16次随访间收缩压波动情况五分位数相对应的卒中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2:11:130000加盐短寿,多吃蔬果可弥补!欧洲心脏杂志50万人研究
食盐摄入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大部分研究发现,盐吃得越多,死亡风险越高;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显示,食盐摄入量与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呈负相关关系。7月10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新研究表明,爱往食物中加盐(通常在餐桌上,不包括做饭时加盐)的人,早死风险明显增加,预期寿命明显缩短,而多吃水果和蔬菜可削弱盐的不良影响。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52:320000希腊研究:午睡小憩堪比服用低剂量降压药
很多人都有午睡小憩的习惯,近日一项希腊研究则表明,午睡习惯有降压效应,效果堪比服用低剂量降压药。研究显示,有午睡习惯的人,平均24小时收缩压会较无午睡习惯的人降低5.3mmHg(127.6mmHgvs132.9mmHg);降低在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可见(128.7/76.2mmHgvs134.5/79.5mmHg)。而低剂量降压药通常也就平均降低5~7mmHg的血压。北大医院刘梅林等报告全国多中心研究:老年人50 mg阿司匹林也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安全性好
较多老年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病,但又担心出血风险。如何平衡老年人心血管获益以及出血风险,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是临床应充分考虑的问题。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陈夏欢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60岁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50mg/d及100mg/d均可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短期安全性较好,其中肠溶缓释剂型不良反应更低。这16种食物对心脏最有益
近日,MedicalNewsToday网站总结了有益于心脏健康的16种最佳食物。1、芦笋芦笋是叶酸的天然来源,有助于阻止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病风险增加有关。2、豆类豆、豌豆、鹰嘴豆和小扁豆都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或胆固醇水平。它们还富含纤维、蛋白质和抗氧化剂多酚,这些都有益于心脏健康。3、浆果杨进刚阜外2023-08-16 14:35: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