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爱民(优化老年高血压管理的七个要点)
作者梳理相关临床试验指出,老年及高龄老年可从降压治疗中获益,强化降压在可耐受的老年人群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风险,但理想血压控制要个体化平衡治疗获益与风险。
2.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以降低收缩压为主,避免过度的舒张压降低,治疗过程中注意根据患者衰弱状况优化药物选择,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5.单药不能达标时,可联合治疗,推荐的优化联合治疗是:利尿剂与CCB、ACEI/ARB的联合;CCB 与ACEI/ARB 的联合。
在策略上,作者指出必须采取个体化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控制过程宜采取逐步分阶段达标,兼顾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存疾患。具体如下:
6.用药时,应考虑基线血压水平、并存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症,合理用药,高度关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7.老年患者综合评估及管理,不仅要考量患者个体心血管风险,还需将衰弱评估纳入。通过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运动处方等,改善生活机能、提高生活质量,使其临床获益最大化。
1.非药物治疗是老年高血压防治的基石,应该贯穿于血压管理的全程。
老年高血压降压目标值争议较大。目前我国指南推荐,推荐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90 mmHg 以下,如可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强调在患者能耐受降压治疗的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我国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57.2%,治疗率有52.6%,但最终控制率仅17.9%。如何更好提升老年高血压管理质量?近期阜外医院党爱民、吕纳强等在我刊发表了述评。
3.尽量选择长效制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4.利尿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均可作为初始选择的药物,但不建议β受体阻滞剂单药治疗用于没有强适应证者,但应合理应用于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等老年患者。
来源:党爱民,吕纳强. 迎接挑战,优化老年高血压的管理.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937-939.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有亚临床甲减,易患高血压!5.7万国人研究
亚临床甲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指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但游离T3、T4正常的现象。一项覆盖我国5.7万余人的研究表明,亚临床甲减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亚临床甲减与高血压及各种血压指标升高均有关,在65岁以下女士中尤其明显。该研究纳入49433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以及7719例亚临床甲减成年患者,其平均年龄为40.6岁。中国学者百万人Meta分析: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75%糖尿病风险
对于一些糖尿病高危者和糖尿病患者,医生常常会苦口婆心地强调,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多运动、保持正常体重。但是这些到底能发挥多大的预防作用?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者进行的一项Meta研究表明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显示,对于无糖尿病者,能坚持上述几项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会比生活方式最不讲究的人,罹患糖尿病风险降低75%。而且考虑其贫富或其他基线特征,结果都一样。【Lancet】PCI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患者全因死亡增加22%
对于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患者,需要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不同研究结论都不一样。最近,《柳叶刀》杂志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22%,非心原性死亡风险增加了49%。虽然长时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的风险较低,但心原性死亡并没有减少(表1)。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1:14:54
0000一天喝4杯咖啡可减肥,新加坡研究
疫情防控期,宅在家里长胖了咋办?或许一杯暖暖的咖啡能帮忙。根据新加坡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数据,一天喝4杯咖啡可以减肥。这项研究为期6个月,调查了126名超重者,包括中国人、马来西亚人或亚裔印度人。半数每天喝4杯咖啡。另一半喝有咖啡味的饮料,但既不含咖啡也不含咖啡因。研究发现,每天喝4杯咖啡的人,全身脂肪下降了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