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PCI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患者全因死亡增加22)
作者也拿DAPT研究举例,虽然与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治疗2.5年的患者支架血栓、心肌梗死和严重心血管事件减少,但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增加。DAPT研究还发现,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由于肿瘤、出血和创伤相关等的非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
来源:Palmerini T, Benedetto U, Bacchi-Reggiani L, R, et 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extended duration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a pairwise and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2015 Mar 13. PMID: 25777667.
但作者也指出,对于支架血栓和心肌梗死高危的特定患者,或许还应该采用较长时间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最近,《柳叶刀》杂志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22%,非心原性死亡风险增加了49%。虽然长时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的风险较低,但心原性死亡并没有减少(表1)。
转载请标明: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
表1 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时间与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大出血和支架血栓发生风险比较
对于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患者,需要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不同研究结论都不一样。

该研究显示,短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严重出血和任何出血都是减少的,但心梗和支架血栓发生率有所增加。
作者认为,“介入治疗后出血与死亡率密切相关,如果减少出血,就能够降低死亡风险。”
CT-FFR诊断冠脉缺血,不同人进行检查一致性良好!阜外研究
近年来,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逐渐兴起并用于临床,不过不同操作者测得的CT-FFR值在诊断缺血准确性方面是否相同?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吕滨、耿文磊等进行的研究表明,不同操作者测量CT-FFR一致性良好,诊断缺血的准确性也高。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1:06:35
0000美国研究称,他汀增加1倍新发糖尿病风险
根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发表的一项对数千名患者健康记录的研究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一倍。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与不服用药物的人相比,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高出一倍多。那些服用他汀超过两年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不服用药物者的三倍多。盘点那些被打脸的治疗!JACC文章点评大数据时代的随机对照试验
早年,在没有开展随机对照试验时,医生看病常依赖“常识”和临床经验。但在过去的40年里,常识和临床经验一再被随机对照试验打脸。请看下表治疗常识/观察性研究临床试验/结果解释心梗后应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早降低死亡率CAST研究:死亡风险增加室早是风险增加标志,而非靶点错过再灌注时机的心梗,打开闭塞冠状动脉死亡率下降OAT研究:未降低心血管事件或死亡风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糖尿病发病高于一般人群,抗炎药物增加其糖尿病患病风险
近期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用的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使这类患者的糖尿病风险增加30%,他汀类药物使糖尿病风险增加60%。而羟氯喹和阿贝西普会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本研究中,1366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的抗炎药物有甲氨蝶呤、阿贝西普、糖皮质激素、羟氯喹,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BMJ刊文称,肥胖是癌症的第二大可控危险因素,与11种癌症有关
近期,BMJ刊登的一篇综述表明,肥胖与11种肿瘤有关,其中大多数是消化道肿瘤和女性激素相关的肿瘤,包括食管腺癌、多发性骨髓瘤、胃底贲门癌、结肠癌(男性)、直肠癌(男性)、胆管系统癌症、胰腺癌、乳腺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女性)、卵巢癌及肾癌。研究者还发现,体重指数每增加5kg/m2,上述各种不同癌症的风险存在较大差异:男性直肠癌风险增加9%,而胆管系统癌症风险可增加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