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58

Lancet杂志研究惹轩然大波(稳定性心绞痛放支架只有安慰效应)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2:07:100

支持的一方认为,早年的COURAGE研究就证实,接受最佳药物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无需放支架,该研究只不过老调重弹罢了。但也认为,放支架会让医生和患者两方面都觉得进行了积极的干预,这种心理暗示的效果不容忽视。

该研究发现,对于单支病变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放支架后的运动耐力和心绞痛缓解程度,与安慰效应相似。

研究显示,在置入支架6周后,接受支架治疗的严重单支病变患者与假手术的患者在运动时间、西雅图心绞痛发作评分方面没有差异。

来源:Al-Lamee,R et al. Objective Randomised Blinded Investigation with optimal medical Therapy of Angioplasty in stable angina (ORBITA trial):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trial. Lancet. 02 November 2017.

研究中,78%的患者服用了β受体阻滞剂,91%服用了钙拮抗剂。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图1 前12例患者的造影图像

据估计,全球每年有50万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在TCT2017上报道,同期在Lancet杂志上发表的ORBITA研究却让人瞠目。

该研究结果的公布也引起一片哗然。

在这个研究中,英国5家医院的医生对200名单支冠状动脉狭窄≥70%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一组(105人)真正置入了支架,而另一组(95人)仅仅模拟了放支架的过程,实际上并没有放支架。但两组患者在6个星期内的试验阶段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放没放支架。

另外,对于威胁生命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的作用毋庸置疑。

作者认为,打开狭窄冠脉和改善症状的关系或并非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简单。

放支架的患者运动时间增加了28.4秒,而假手术组增加了11.8秒,看上去放支架的长了不少,但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作者称,在心血管领域,随机对照研究给人打破了很多“神话”。在介入治疗被发明40年之后,这项研究证明,随机对照研究很有必要。但很多人依然认为,有些治疗的获益无可质疑,做试验没有必要,甚至是不合伦理的。

也有人怀疑这些患者是否病变可能并不严重,作者就举例了前12位患者的造影结果(见图1)。患者的平均狭窄程度84.4%,平均FFR为0.6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作者也认为,该研究并非是否定所有稳定性心绞痛的支架治疗,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不想吃药。对于药物不能缓解的顽固性心绞痛,支架也应有一席之地。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反对的一方认为,这个研究虽然创造性地使用了假手术的方式,但规模小,随访时间短,采用运动时间作为主要终点主观性强,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该研究也没有说明,放支架是否能否预防心血管事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