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学者研究称(中风半年内停用他汀有危险)
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中国台湾研究表明,首次缺血性中风发作后3~6个月内如果停用他汀,1年内中风复发的风险显著增加。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图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与缺血性卒中发作后一直坚持服用他汀的患者相比,3~6个月内停用他汀的患者卒中复发的风险增加42%,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7%。
中国和欧美的相关指南均指出,他汀是脑中风后预防再次中风的关键药物,建议长期服用。但2010年调查显示,我国患者应用他汀的中风患者不足两成。
来源:Meng Lee, Jeffrey L.Saver, Yi‐Ling Wu, et al. Utilization of Statins Beyond the Initial Period After Stroke and 1‐Year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J Am Heart Assoc, 2017, 6: e005658. Originally published August 2, 2017
研究者强调,这项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表明,他汀应作为缺血性卒中患者一生的治疗措施。不能耐受中高强度他汀治疗的卒中患者可换用低强度他汀治疗。
这项研究从台湾全民健保项目中纳入4.5万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这些患者均于出院后90天内接受他汀治疗。出院3~6个月内,7%的患者将他汀减量,18.5%的患者停用他汀。
研究者还发现,只要坚持服用他汀,即便用几个月后减量,患者的卒中复发或死亡风险也不会增加。
0001
相关推荐
阜外医院张慧敏等报告,约45%大动脉炎有神经系统表现,平均发病仅28岁
国外报道,57%~80%的大动脉炎患者合并神经系统表现,那么国内患者情况如何,又有什么特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慧敏、梁二鹏等通过系统回顾本院610例大动脉炎患者资料发现,大动脉炎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有多种表现,并与累及动脉数量及部位相关。研究显示,在2002-01至2013-10就诊的610例大动脉炎患者中,有274例(44.9%)有神经系统表现,其中女性多见,男女比例1:4.3。阜外医院张海涛等推出中国心脏重症镇静镇痛专家共识:所有患者应常规评估与监测疼痛、烦躁和谵妄
心脏重症与综合重症不尽相同,另有其特殊之处。为了更加规范心脏重症镇静镇痛治疗,阜外医院张海涛等组成的中国心脏重症镇静镇痛专家委员会就此制定了共识。其中要点见下:1.镇静镇痛治疗是心脏术后患者早期重要的治疗措施,可减少手术的应激以及血流动力学相关并发症。2.女性较男性疼痛更明显,适当镇静镇痛治疗可改善预后。3.所有心脏重症患者应常规进行疼痛、烦躁、谵妄的评估与监测。有糖尿病,睡不好更增心血管风险!上海学者Meta分析
业已证明,睡眠障碍和糖尿病均独立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7月5日,上海浦东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糖尿病和睡眠障碍如果同时存在,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风、死亡风险更高。作者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解决睡眠问题可能会降低心血管病、中风和死亡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8:26:55
0000冠心病无症状,放支架是画蛇添足!?澳大利亚研究
近期有一项澳大利亚研究表明,对于稳定性的冠心病患者,如果没有症状,放支架后,不但30天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死亡率也高。作者认为,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支架治疗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缓解心绞痛。如果没有症状,做支架需要慎重。研究分析了1173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中有1317人无症状。没有症状的患者年龄更大,多为男性、有三支病变,同时也多合并肾衰、糖尿病和心衰等合并症。母乳喂养仅几天,幼儿血压也会降低!加拿大研究
此前研究已经证实,婴儿期曾接受母乳喂养的人,成年后心血管风险较低。7月21日,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婴儿期任何形式的母乳喂养,哪怕仅喂养几天(初乳),或者非纯母乳喂养,至3岁时,幼儿血压均较低。该研究从加拿大健康婴儿纵向发育(CHILD)队列研究中纳入2382名幼儿,97.9%的幼儿在婴儿期均接受了母乳喂养,其中4.2%的幼儿仅在出生后医院住院几天内接受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