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半数中青年不明原因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有关)
(3)卵圆孔未闭相关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明确深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不适宜抗凝治疗者;
(5)4周内大面积脑梗死;
2.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清楚观察房间隔解剖结构,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和首选方法。
(4)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卵圆孔未闭为特殊通道;
3. 适应证:
(4)卵圆孔未闭相关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仍有复发;
常见的临床线索为:
(1)长时间的空中旅行或自动驾驶;
(6)其他:有偏头痛、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病史等。
(2)不明原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卵圆孔未闭,有中到大量右向左分流,合并1个或多个临床高危因素;
(6)年龄>16岁(有明确反常栓塞证据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2)长期制动;
(5)不明原因脑卒中或外周栓塞合并卵圆孔未闭,有右心或植入器械表面血栓;
(1)不明原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卵圆孔未闭,有1个或多个卵圆孔未闭的解剖学高危因素;
(5)同时体循环和肺循环栓塞;
大量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是不明原因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且为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55岁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约40%~50%的发病已证明与卵圆孔未闭有关。
1. 临床上对于年轻人(<55 岁)、缺乏易患因素,突然出现的脑卒中应怀疑卵圆孔未闭为其病因。
(4)中心静脉置管后出现脑栓塞症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1)可以找到任何原因的脑栓塞;
(3)脑梗死前有类似Valsalva动作,如体力活动后、洗浴或抬重物等;
为了规范应用封堵器封堵卵圆孔的治疗,我国先心病介入诊疗专家和心脑血管专家,就此制订了《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其中要点见下:
(2)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禁忌,如3个月内有严重出血情况,明显的视网膜病,有其它颅内出血病史,明显的颅内疾病;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209-214.
(3)下腔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完全梗阻,全身或局部感染,败血症,心腔内血栓形成;
4. 禁忌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称,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处理复杂病变有奇效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消融术(ELCA)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消融技术,能够对局部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消融,提高复杂病变的手术成功率,因而近几年临床使用比例逐年升高。ELCA采用氯化氙(XeCl)作为活性介质,释放308nm波长的光源,通过光化学效应、光热效应和光机械效应,对冠状动脉组织进行0~30μm之间穿透。尿激酶溶栓效果差!CAMI研究新分析
目前,临床上用于溶栓治疗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以尿激酶为主要代表;另一类是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以阿替普酶(rt-PA)和瑞替普酶(r-PA)为主要代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一项最新分析表明,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有更高的临床判断溶栓成功率,但院内出血事件也较多。美批准达比加群用于儿童!
6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达比加群用于儿童,而且批准了多个适应证。达比加群也是首个获批用于儿童的口服抗凝药。此次达比加群获批的儿童适应证包括:已接受注射用抗凝药治疗至少5天的儿童,以及因初次静脉血栓栓塞完成治疗、需要预防血栓形成的儿童。其中,口服丸剂批准用于3个月~11岁的儿童,胶囊获批用于≥8岁的儿童。有抑郁症,要筛查房颤!韩国500万人研究
1月4日,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覆盖500多万人、随访10年的韩国研究表明,抑郁会增加新发房颤风险,提示有抑郁症的人需要充分筛查房颤。多因素分析显示,10年期间,与无抑郁症的人相比,有抑郁症的人新发房颤累积发生风险增加25.1%(发生率分别为1.92%和4.44%),抑郁症状反复发作的人新发房颤的风险更高,增幅为32%。而且,有抑郁症的年轻人和女士,新发房颤的风险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