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83

尿激酶溶栓效果差(CAMI研究新分析)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1:51:140

我国最新溶栓药物指南认为,尿激酶血管再通率低于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推荐基层医院首选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但接受尿激酶治疗的患者临床判断溶栓成功率为69.2%,明显低于接受阿替普酶(83.0%)或瑞替普酶(85.3%),但其出血事件发生率也最低,三者分别为0.9%、2.9%、6.4%,P<0.001。

来源:

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判断溶栓成功方面,阿替普酶(OR=2.05)、瑞替普酶(OR=2.38)效果优于尿激酶。

其中,39.1%接受尿激酶治疗,6.3%接受阿替普酶治疗,44.5%接受瑞替普酶治疗。

就溶栓距发病的不同时间而言,不论溶栓距发病时间≤3h或>3h,尿激酶临床判断溶栓成功率均最低。

目前,临床上用于溶栓治疗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以尿激酶为主要代表;另一类是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以阿替普酶(rt-PA)和瑞替普酶(r-PA)为主要代表。

中国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医疗质量控制报告指出,我国在溶栓药物的选择上,瑞替普酶占比已升至56.6%,但仍低于2011年英国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等第三代溶栓药物所占比例(71.3%)。

而院内出血事件方面,阿替普酶、瑞替普酶较尿激酶出血风险更高。

研究还发现,我国溶栓距发病时间≤3 h的患者比例仅为27.9%,而同期(2014年)美国STEMI患者30 min内溶栓比例高达54%,这表明我国STEMI患者的溶栓治疗院前延迟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一项最新分析表明,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有更高的临床判断溶栓成功率,但院内出血事件也较多。

在1.8万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有1793例(9.5%)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