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可改善房颤患者睡眠质量(韩国研究)
关于射频消融改善睡眠质量的机制,研究者认为,其一是射频消融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从而降低呼吸不稳定的倾向,减少睡眠碎片化。另外,针对房颤的治疗对睡眠呼吸暂停可能也有影响。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韩国研究人员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且无房颤复发的患者水县质量改善更明显,同时消融前睡眠不稳的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明显降低。
研究者指出,这意味着,射频消融术前睡眠质量越差,术后房颤复发的可能性越小。
该研究纳入445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研究者对其中225例在消融术前6个月内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睡眠质量根据基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数据的心肺耦合分析进行评估。
在房颤患者中,睡眠碎片化(夜间多次醒来)和睡眠呼吸暂停很常见。
根据消融术前睡眠质量三分位分组,与睡眠质量中等的患者相比,睡眠不稳定的患者消融术后房颤复发风险降低68%~78%,但睡眠稳定的患者术后房颤风险无明显变化。
来源:Impact of Catheter Ablation on Sleep Qualit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Stability and Recurrence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uccessful Ablation: 24‐Hour Holter‐Based Cardiopulmonary Coupling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6 Nov 2020
该研究结果说明,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射频消融在控制心律的同时,还可改善睡眠质量,消融手术前后评估睡眠质量可能对于预测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有一定价值。
结果显示,患者接受消融手术6个月后,睡眠稳定(29.84% vs 36.15%)和快速眼动睡眠/清醒(26.20% vs 28.76%)的睡眠状态明显增加,不稳定睡眠减少(41.25% vs 32.13%)。
另外,控制睡眠状态可能对于预防房颤复发有好处,但需要进一步开展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除了射频消融,采用药物治疗或睡眠保健等改善睡眠质量的措施可能也有好处。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更要警惕冠心病!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
近期,阜外医院王增武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增高,尤其与高血压并存时,冠心病发生风险明显增加。作者指出,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颗粒总和的apoB与反映抗动脉粥样硬化HDL颗粒总和的apoA-1比值,较LDL和其他常规脂质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牙周炎影响降压效果
根据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牙周炎有可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分析了2009~2014年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中3626例年龄大于30岁、正在接受高血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数据。患者按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分类:无牙周炎者占47.8%,中度牙周炎者占37.8%,重度牙周炎者占11.5%。胸腔镜心外膜消融治疗房颤,窦房结动脉损伤发生率低,且不会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阜外医院郑哲团队研究
Cox-maze手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经典手术方法,长期疗效良好。然而,术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发生率高达4~13%。既往研究怀疑,术中窦房结动脉损伤会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增加术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风险。而胸腔镜下心外膜消融治疗房颤,也可能会损伤在心外膜下走行的窦房结动脉,这为探索窦房结动脉血流异常是否影响窦房结功能提供了条件。静息心率轻度增加,也提示死亡风险增加!Meta分析
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及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早在1987年的弗明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全因死亡风险就会增加约9%。之前的大多数研究则使用心率变化>5次/分作为增加的标准。近日,欧洲心脏病预防杂志一项Meta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加,静息心率仅增加2.6次/分,全因死亡率就显著增加。研究还发现,心率降低没有导致统计学上显著的“保护性”作用或风险降低。新加坡研究称,先吃米饭易得糖尿病,最好先吃蔬、再吃肉、最后吃米饭
在近期召开的美国营养学会年会上,来自新加坡的学者报告的一项研究提示,吃饭时各种食物的进食顺序如不同,对糖代谢的影响也存在差别。研究者发现,如吃一顿含绿叶蔬菜、米饭和鸡肉的食物,先吃绿叶蔬菜、再吃鸡肉、最后吃米饭时,餐后血糖应答明显降低,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释放明显增多,说明这种进食顺序有利于糖代谢。而如果先吃米饭、再同时吃蔬菜和肌肉,餐后血糖应答会比较明显,餐后血糖就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