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可改善房颤患者睡眠质量(韩国研究)
结果显示,患者接受消融手术6个月后,睡眠稳定(29.84% vs 36.15%)和快速眼动睡眠/清醒(26.20% vs 28.76%)的睡眠状态明显增加,不稳定睡眠减少(41.25% vs 32.1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来源:Impact of Catheter Ablation on Sleep Qualit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Stability and Recurrence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uccessful Ablation: 24‐Hour Holter‐Based Cardiopulmonary Coupling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6 Nov 2020
另外,控制睡眠状态可能对于预防房颤复发有好处,但需要进一步开展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除了射频消融,采用药物治疗或睡眠保健等改善睡眠质量的措施可能也有好处。
在房颤患者中,睡眠碎片化(夜间多次醒来)和睡眠呼吸暂停很常见。
根据消融术前睡眠质量三分位分组,与睡眠质量中等的患者相比,睡眠不稳定的患者消融术后房颤复发风险降低68%~78%,但睡眠稳定的患者术后房颤风险无明显变化。
韩国研究人员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且无房颤复发的患者水县质量改善更明显,同时消融前睡眠不稳的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率明显降低。
该研究结果说明,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来说,射频消融在控制心律的同时,还可改善睡眠质量,消融手术前后评估睡眠质量可能对于预测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有一定价值。
关于射频消融改善睡眠质量的机制,研究者认为,其一是射频消融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从而降低呼吸不稳定的倾向,减少睡眠碎片化。另外,针对房颤的治疗对睡眠呼吸暂停可能也有影响。
该研究纳入445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研究者对其中225例在消融术前6个月内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睡眠质量根据基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数据的心肺耦合分析进行评估。
研究者指出,这意味着,射频消融术前睡眠质量越差,术后房颤复发的可能性越小。
荣总医院心肺康复中心林克隆教授:医学为生命增加岁月,康复让岁月增添生命
来自高雄荣民总医院林克隆教授介绍了其所在医院心肺康复中心所做的工作和经验。荣总2003年开展心肺康复工作,是高雄最早提供心肺康复服务的医院,也是台湾地区执行心肺康复最完整的医院,提供的服务包括心肺功能评估、门诊心肺康复训练、循环式重量训练、加护病房重症康复、手术后心肺康复、呼吸器脱离康复。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5:05:500003弗明汉研究:55岁前发生的高血压遗传,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分析了弗明汉心脏研究中两代受试者的高血压发病及心血管死亡情况表明:早发(<55岁)高血压与其子女发生高血压密切相关,而且与晚发高血压相比,早发高血压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研究者发现,如果父母中有一位或者两位是早发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倍和2.5倍。而晚发高血压患者的子女患高血压风险与无高血压者子女相当。王辰院士:重视群医学,医防要结合
在医学实践中,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裂痕由来已久,其根源性因素在于两类学科一直并行发展,弱化了对医学生大健康意识的培养,固化了医学生的思维。近些年,国际上提出群医学概念,为弥补这一裂痕提出了思路。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院士等发表述评文章指出,当前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必须通过群医学学科建设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慢性晚期心衰,也可用正性肌力药物!欧洲共识
对于晚期心衰患者,目前指南建议,应在有器官灌注不良或休克证据的急性失代偿状态下,使用正性肌力药物。2月27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协会(ESC-HFA)发布临床专家共识指出,实际上,在一些没有急性严重失代偿的晚期慢性心衰患者中,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和左西孟旦等)可能也是合理的。尤其是经过使用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症状仍不能很好地得到控制,射血分数往往严重下降的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2:47:190000中国高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共识出台:集专家智慧和临床经验,保证疗效、安全、规范和可行
今年,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高龄老年(≥75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上。健康中国战略所需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36: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