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研究表明(南方城市,老年人和男士受PM2,5影响更大)
该研究收集了上述7个城市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PM2.5日均浓度数据、同期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和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半泊松分布连接的方法,控制长期和季节趋势、气象因素及“星期几效应”的影响,在分城市水平和多城市水平分析中国7个城市大气PM2.5日均浓度和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关性。
研究者指出,“虽然广州的大气PM2.5日均浓度稍低,但南方城市的气温相对较高,建筑特征和北方不同,开窗通风较多,从室外渗透到室内的颗粒物较多,因此居民实际暴露量较大。”
研究发现,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广州效应最强,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居民心血管病日死亡率增加1.422%。
来源:梁锐明,殷鹏,王黎君,等.中国7个城市大气PM2.5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3):283-289.
PM2.5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关系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显示,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但污染物浓度高于100 μg/m3时,曲线斜率反而区趋于更平坦。
分层分析结果显示,PM2.5对男性每日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高于女性。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男性和女性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371%和0.199%。随着年龄增长,PM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逐渐增强,即对老年人的影响更大。
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PM2.5对心血管病死亡的影响从当天到滞后2天递减。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居民心血管病日死亡率增加0.315%。
近年来,PM2.5(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国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锐明等对石家庄、哈尔滨、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西安7个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后证实,PM2.5短期污染显著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71项研究52万例患者分析:癌症患者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有生存获益
近期,阿司匹林在多项研究中纷纷折戟。这些研究显示,对于没有心血管病的人,每日一片阿司匹林并没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延长寿命的作用,反而增加出血和死亡风险。不过,在癌症领域,阿司匹林可能仍占有一席之地。此前已有研究表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癌症。JACC研究称,房颤患者的地高辛浓度超过1.2 ng/ml死亡风险高
JACC发表研究显示,不管有、无心衰,服用地高辛的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与地高辛血药浓度独立相关。地高辛血药浓度超过1.2ng/ml时死亡风险最高。与那些没有应用地高辛的患者相比,血清地高辛浓度≥1.2ng/ml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56%。进一步分析显示,血清地高辛浓度每增加0.5ng/ml,死亡风险则升高19%。杨进刚阜外2023-08-14 17:36:400000欧洲Takotsubo综合征声明:有5个关键特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衰协会发布了有关Takotsubo综合征科学声明。该声明不建议使用心肌病,而推荐使用“Takotsubo综合征”作为疾病的正式名称。该声明指出,Takotsubo综合征与冠心病不同,似乎比以前所认为的更常见,但确切的发生率不详。冠心病合并低氯,全因死亡风险倍增!广东省医研究
以往有研究提示低氯血症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短期死亡的预测因子。广东省人民医院学者最近发表研究显示,低氯血症在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并且冠心病患者入院时氯化物水平与短期和长期死亡率呈负相关。研究者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4902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并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的数据。心梗嚼服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多国学者观点
在目前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南中,心梗发病后尽早嚼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是I类推荐,也被认为是标准治疗。然而,2月16日,美国、英国、日本、挪威学者联合发表的一篇文章却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文章指出,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可缩小梗死心肌面积的很多药物和干预措施,在临床研究中却未发挥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心梗发病后给予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是“罪魁祸首”。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6:35: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