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显示(一半心血管死亡是吃出来的)
来源:
该研究显示,坚果种子和蔬菜水果吃得少,是美国人死于心血管病首要的两个危险因素,分别促成11.6%和11.5%的死亡;其次是全谷物吃得不足,促成10.4%的心血管死亡;吃得咸则促成9%的心血管死亡。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指出,他们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够保持健康饮食,每年就能挽救数万人的生命。“近半心血管死亡是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来预防的。”他们表示。
这项研究结果是由华盛顿大学的卫生计量和评价研究所学者,通过分析1990-2012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相关数据,并对2015年心血管死亡人数进行回顾分析所得出的。该研究所也是开展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的主要单位。
其中2015年,不健康饮食促成41.5万美国人死于心血管病,22.2万为男性,19.3万为女性。
[1] Unhealthy diets linked to more than 400,000 cardiovascular deaths. AHA Newsroom. March 09, 2017.
全球饮食指南比拼:中国最喜欢蔬菜水果,不待见蛋奶
李时珍曾说,饮食者,人之命脉。而近期来自美国心脏协会(AHA)相关会议的一项报道则印证了这一点:美国近半数心血管死亡是吃出来的。
“中国正经历饮食革命,加工食品、饮料以及到餐馆就餐大幅增加,而豆类、蔬菜、粗粮等渐渐远离了我们的餐桌。”中国营养学会翟凤英等曾指出。
舌尖上的中国城市化:从营养不良到肥胖增速
[2]Li Y, Wang DD, Ley SH, et al. Potential Impact of Time Trend of Life-Style Factor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urden in China. J Am Coll Cardiol, 2016, 68: 818-33.
相关链接:
饮食有度,健康自来。
[3]Bi YF, Jiang Y, He J, et al. 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Chinese Adults. J Am Coll Cardiol, 2015, 65: 1014-1025.
另外,一项纳入中国近10万人的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成人理想心血管健康者仅仅为千分之二,而能够做到健康饮食者仅占1.6%。
对于我国而言,一项由哈佛大学进行的研究预测,生活方式变迁将致中国未来20年心血管病井喷。其中不健康饮食就是突出问题之一。
阜外医院杨建都和张澍等称,消融治疗心脏肿瘤致室速效果差,切除肿瘤才治“本”
心脏原发肿瘤发病率较低,而因肿瘤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更不多见,但是一旦出现,该类室速的处理非常棘手。阜外医院杨建都、张澍等基于12例心脏非黏液性肿瘤介导的室速患者的治疗经验称,药物和消融效果差,完全手术外科手术治疗是干预这类室速的最佳办法。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4:51:550000脖子粗,增房颤风险! 弗明汉研究
颈围超标,意味着颈部皮下脂肪增多,会有很多疾病风险。弗明汉心脏研究最新分析提示,颈脖子粗,房颤风险高。研究中纳入了4093名≥55岁的老年人,均无房颤。平均年龄64岁。颈围增粗定义为≥36厘米(女性)或43厘米(男性)。在平均11.2年的随访期间,571人发生房颤。然后,研究分别对体重指数、腰围和临床危险因素调整后,颈围增粗者的房颤风险增加58%。房颤合并冠心病,消融后易复发!安贞医院马长生等研究
稳定型冠心病常合并房颤。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等研究发现,稳定型冠心病增加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风险。2011年至2019年在中国房颤登记中心注册的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61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536例合并稳定型冠心病,占8.69%。按1:4的比例倾向评分匹配后,441例合并稳定型冠心病,1405例无稳定型冠心病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纳入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5:05:190000阜外学者发现扩心病心衰死亡有三大预测因素
心电图就是心脏和医生交流的语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者孙兴国、浦介麟等对近800例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QRS时限,都是对这类生存率有影响的心电图指标。研究者发现,存活的患者与死亡患者相比,其QT时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比例明显较低,异常Q波出现频率比例及利尿剂、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服用比例也显著要低。杨进刚阜外2023-07-31 09:11: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