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学者提出我国大动脉炎新诊断标准(包括所有形式大动脉炎病损,甚至可诊断超急性期无明显血管影像改变者)
近期,阜外医院邹玉宝、宋雷和蒋雄京等在本刊发文,梳理和分析了大动脉炎国际上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中国分型标准。
(6)造影提示主动脉及一级分支或上下肢近端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常为局灶或节段性,且不是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
大动脉炎病变综合分型
作者指出,这一标准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临床上可能更合理实用。当然,随着诊断敏感性增加,要保证高特异性,可能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动脉病变的力度和费用会有所增长,并且需要设计试验进行临床验证。
(1)发病年龄< 40 岁;
(2)血管受累部位的症状和(或)体征(受累器官供血不足、病变血管相关体征、急性期受累血管疼痛等);
病变部位
Ⅴ型肺动脉
因此,在汇总以上诊断标准的优缺点,结合阜外医院大样本病例分析后,作者建议我国采用以下大动脉炎诊断标准:
作者指出,ACR 标准虽然简洁实用,但是仔细分析该标准存在一定缺陷,临床中有时遇到部分大动脉炎患者仅有大动脉扩张性病变或伴有动脉瘤,或未累及弓上动脉,那么ACR标准的2~5条这4条标准往往难以满足,如果只满足第1条和第6条,就无法被诊断。因此,临床中容易有漏诊和误诊的情况。此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和97.8%,即有接近10% 的患者被漏诊、2.5%的患者被误诊。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也可累及肺动脉及分支。临床少见,多见于年轻女性。但限于发病率低,病因不明,诊断标准多是建立在小规模的临床研究基础上,并且研究人群的人种也有较大差异。该疾病目前有多个诊断标准,各标准强调的要点不完全一致。
(4)双上肢收缩压差>l0 mmHg;
C 型混合型
符合上述6项中的3项者可诊断本病。
D 型动脉壁严重增厚钙化
目前,国际上正在组织大规模的临床协作研究(/public/dcvas/),计划通过收集5 000例血管炎患者数据并进行分析,拟更新或者提出新的大动脉炎诊断与分型标准。
ACR大动脉炎诊断标准包括6项:
(1)发病年龄≤40岁;
E 型动脉壁外膜明显肿胀
病变性质
作者指出,大动脉炎的诊断诊断标准包括1988年的Ishikawa标准、1995年的Ishikawa标准、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2008年日本循环学会(JCS)标准,以及2010年欧洲颁布的适用于l8 岁以下儿童的EULAR/PRES/PRINTO标准。
(2)患肢间歇性运动乏力;
Ⅳ型升主动脉、主动脉瓣或冠状动脉
来源:邹玉宝,宋雷,蒋雄京. 大动脉炎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90-92.
Ⅰ型主动脉弓及头臂动脉
Ⅲ型 Ⅰ Ⅱ
(3)采用CTA/MRA/DSA所见的病变部位加病变性质进行综合分型(下表),任何一型或多型的病变部位加任何一型或多型的病变性质组合,排除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先天性动脉畸形、结缔组织病或其他血管炎。
Ⅱ型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或) 分支
B 型扩张-动脉瘤
ACR标准、EULAR/PRES/PRINTO标准简明扼要,易于临床使用,故中国2011年制定大动脉炎诊疗指南时借用ACR标准。
(5)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
满足以上3项,几乎可以包括所有形式的大动脉炎病损,甚至对超急性期无明显血管影像改变的大动脉炎也可作出诊断(如:发病年龄<40岁、血管疼痛、动脉壁外膜明显肿胀,即已符合3项,可作出诊断)。
(3)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
A 型狭窄-闭塞
肿瘤相关肺血管病可致右心衰竭!阜外医院熊长明等述评
随着肿瘤患者的增多,肿瘤本身和肿瘤的治疗所致心血管并发症也愈为多见,其中就涉及到肺血管病。而肿瘤相关肺血管病易被忽视,导致误诊或漏诊。阜外医院熊长明、杜雪在本刊指出,肿瘤相关肺血管病往往涉及心血管、呼吸、肿瘤、放疗等多个学科,多学科密切合作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作者介绍,肿瘤相关肺血管病不论是肿瘤自身引起的肺血管损害,还是肿瘤治疗所致肺血管病变,均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心衰竭。心室附壁血栓,新型抗凝药或有效!阜外医院梁岩等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0:46:35
0000中国万余名农村居民调查:适量饮酒并未保护心血管
适量饮酒常被认为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近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英贤等在1万余乡民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大量饮酒会显著增加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风险,适量饮酒并没显示出保护心血管的益处。这项调查显示,乡民多好杯中物,尤其是男士。万余人中有16.7%的人习惯大量饮酒,7.5%常常小酌,75.8%的人滴酒不沾。杨进刚阜外2023-08-01 09:56:46
0000生活方式医学可“治愈”糖尿病!美国声明
当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程,预防并发症。近期,美国生活方式医学会发布声明指出,治疗糖尿病应追求“治愈(remission)”,为此,必须要进行适宜的、足够强度的生活方式干预。声明指出,治疗糖尿病的方向应该转变,应以“治愈”为目标。而生活方式医学可以大做文章。通过回顾既往相关研究,声明发现,以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治疗“治愈”糖尿病是可行性的。杨进刚阜外2023-09-15 13:50:47
0000【病例报告】遇有不明原因发热要考虑这种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卜丽梅、籍欣欣等曾遇到这样一例患者。患者年轻女性,因“发热、咳嗽10余天”入院。患者以“发热、咳嗽”为首发症状,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但给予静点抗生素及平喘药物,体温呈下降趋势,但仍有咳嗽。入院前2天,患者自觉胸闷、心悸。追问病史,患者半年前患牙疾,但未系统诊治。杨进刚阜外2023-08-15 09:16:51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