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2413例肥厚型心肌病报告(这种类型的心肌病预后最差)
研究者认为对于有不明原因晕厥的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应行ICD 植入预防心原性猝死。
中位随访4.5年,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为13.64%,不明原因晕厥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5 年和10 年生存率分别为87%和81%,较心尖肥厚型心肌病(97%)低。
此外,本研究联合使用SPECT、PET 及组织学检查证实,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并心尖室壁瘤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受损。
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定义为:静息状态下左心室中部峰值压差≥ 30 mmHg,且收缩期左心室中部闭塞或梗阻呈“沙漏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樊朝美、安硕研等研究发现,虽然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但其预后差。而且这类患者多合并尖室壁瘤,临床上应注意识别。
本研究中,2413 例肥厚型心肌病中有66例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占2.74%。
本研究中,19.70%的患者合并心尖室壁瘤形成,远高于肥厚型心肌病人群中心尖室壁瘤发生率(2.2%)。与不合并心尖室壁瘤的患者相比,合并心尖室壁瘤的患者的预后更差。
66 例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中,男性占71%,14 例患者既往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94%的患者就诊时即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头晕、一过性黑朦、不明原因晕厥等症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安硕研, 樊朝美, 赵世华, 等. 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中国循环杂志, 2015,30:1053-1056.
0000
相关推荐
长期吃葵花籽油和鱼油能致脂肪肝?
一项由多国科研人员开展的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葵花籽油和鱼油会对肝脏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最终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人员利用大鼠模型,分析长期摄入初榨橄榄油、葵花籽油和鱼油对肝脏的影响。研究者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鼠肝脏中脂肪蓄积增多;摄入不同的油时,脂肪蓄积的类型存在明显差异。Science杂志:一夜不睡,人会变傻
一提阿尔茨海默病,很多人都觉得好遥远,殊不知这种病已经悄悄走近。2016年,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国人第5位死因,死亡人数较2005年增长了57.8%。得阿尔茨海默病固然有很多原因,而近日《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显示,一夜睡不足,就会离阿尔茨海默病近一步。毕竟,全国睡眠不足的人太多,尤其在节假日中。颅内动脉狭窄,不建议支架预防卒中复发!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建议
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是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卒中复发的风险较高。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发布建议称,对于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患者,与放支架相比,药物联合运动预防再次卒中更有效。建议此类患者应首选药物联合适度体力活动,放置支架不是第一选择。对于中度狭窄(50%~69%)或重度狭窄(70%~99%)患者,不建议将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用于患者卒中预防的手段。心血管病高发,因营养不良,而非营养过剩!PURE研究颠覆性结论
不健康饮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相关指南均提倡健康饮食,都强调增加水果、蔬菜、豆类、坚果和鱼类的摄入,但对不同类型脂肪以及对乳制品或红肉的建议存在一些争议。近期,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研究的一项新分析则发现,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群心血管病高发,相关的不健康饮食主要是营养不良,而非营养过剩!杨进刚阜外2023-10-04 08:30:50
0000怀疑肾动脉狭窄,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有价值!北研究
北任俊红等报告,利用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来诊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及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结果可靠,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对于评估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11:1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