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发现(约4,初发心梗患者存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早发心梗则高达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这项研究主要获取毛细血管血液样本检测胆固醇水平,并在其中检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突变。如果受试者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且伴有基因突变或3个月后胆固醇水平反复升高,则认为受试儿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阳性。
为此研究者指出,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尤其在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
[2] Wald DS, Bestwick JP, Morris JK, et al.Child-parent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screening in primary care. N Engl JMed 2016; 375:1628-1637.
这项研究共对10995例1~2岁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了“child-parent”筛查,结果发现,每筛查1000例儿童,分别有4例儿童和4例父母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阳性。
如何能尽早发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近日发表于NEJM上的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儿童常规免疫预防期间采用“child-parent”模式筛查这种疾病,是可行且有效的。
研究者认为,“child-parent”这种筛查模式有效易行,适于用于人群筛查,而儿童接种疫苗阶段,是理想的筛查时机。
若父母中任一方与子代具有相同基因突变,或父母双方胆固醇水平均升高但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则认为阳性筛查结果子代的父母其中一方具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阳性。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4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一提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疾病只是存在于极少数人中,离自己很遥远。但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等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心梗患者中,这种疾病的检出率高达3.9%,提示中国人群中这类患者并不少见。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明确或可能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心梗风险大幅增加,要比普通心梗患者高2.65~5.05倍;而且其发生心梗年龄也提前10年,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心梗患者平均年龄48岁,其他人则为58岁。
[1] Li S, Zhang Y, Zhu C-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hinese cohort study. J Clin Lipidol,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 2016.
来源:
这项研究中共纳入1843例初次发作心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冠脉造影。其中48.2%为早发心肌梗死,所谓“早发”即初次发作心梗在男性≤55岁,在女性≤60岁。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研究显示,在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为7.1%,在非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为0.9%。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参与的研究刊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胶囊”起搏器安全可靠】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一项研究,报告了无导线起搏器的全球临床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新型起搏器在人体内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张澍的团队参与了该研究,张澍教授还是该研究的指导委员会成员。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2:25:430000仅16.9%节律控制治疗!中国5560例房颤合并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分析
房颤合并心衰较常见,对于这类患者,目前的指南建议采用抗凝治疗、心率控制或节律控制和指南推荐的抗心衰治疗。这类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以改善收缩功能。但由于心房重构程度较高,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很困难。近日,霍勇和赵冬等一项CCC-AF研究显示,中国大多数房颤合并心衰患者采用非节律控制,抗凝治疗和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不足。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2:07:320000有高血压的人要提防六件事
高血压,有一长串的数据能证明其危害,什么中风、冠心病这类的就更不在话下了。那么对于已经有高血压的你而言,除了踏踏实实服用降压药并勤量血压外,还要注意有几件事会升高血压。生物钟被打乱,低盐饮食也会升高血压众所周知,吃得淡一些有助于降低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就推荐每日食盐不超5克。但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生物钟被打乱,即使低盐饮食也会升高血压。因此,不注意作息时间去“嗨皮”,还是要小心的。肠道菌群与人类29种疾病有关!英国40多万人基因研究
近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根据对40多万人的基因组分析发现,人类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与29种特定的疾病有关,包括慢阻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研究者称,尽管先前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人类疾病之间存在联系,但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疾病和健康老龄化的决定因素,这一点仍不得而知。安装起搏器后家庭监测系统显“神威”
随着心脏起搏器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数量的增加,对这些患者的随访和程控负担也越来越重,而家庭监测系统可随时随地完成连续监测,尤其对无症状临床事件的发现更具优势,那么这种系统是否准确可靠?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的两位医生进行的研究表明,家庭监测系统还是安全可靠有效的,通过其传输的信息有助于及时调整监控参数,尽早治疗心律失常。杨进刚阜外2023-08-01 08:31: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