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起搏器后家庭监测系统显(神威)
此外,在该研究中,有14.3%的患者在随访期间至少记录到1次房颤,而其中60%以上的患者并无房颤史,这提示,起搏器植入患者中合并心房颤动者比例较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门诊随访,家庭监测系统发现异常事件的时间均早3个月。
随着心脏起搏器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数量的增加,对这些患者的随访和程控负担也越来越重,而家庭监测系统可随时随地完成连续监测,尤其对无症状临床事件的发现更具优势,那么这种系统是否准确可靠?
该研究共纳入33例植入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脏起搏器或ICD患者,其中双腔起搏器28例,ICD 4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 1 例。植入后 3 个月和6 个月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诊室随访,并与家庭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但研究中家庭监测系统仍有2.6% 的信息未成功传输。研究者认为,主要由于患者对家庭监测系统的了解不够所致。其中,使用不当占48.2%,住院占22.9%,外出占21.7%,主观拒绝使用占2.4%,无联系方式或联系不上占4.8%。
来源:弓旭东, 蒋峻. 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起搏器33 例患者的临床随访结果.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 1178-118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研究显示,在33 例植入起搏器或ICD患者中,家庭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成功率为97.4%。共发现异常事件89 次,其中疾病相关事件73 次(82.0%),系统相关事件16 次(18.0%)。各类报警事件所占比例见图1。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的两位医生进行的研究表明,家庭监测系统还是安全可靠有效的,通过其传输的信息有助于及时调整监控参数,尽早治疗心律失常。

为此,研究者认为,需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家庭监测系统的认识,加强对患者宣教,提高患者接受度。
国际卒中大会:中风后坐着和躺着发生致残或肺炎无差别
急性卒中患者躺着好,还是坐着好?近期在国际卒中大会上报告的一项称之为HeadPoST的研究显示,无需纠结于此,两种姿势相比并无明显差异。研究显示,症状发作到就诊不同时间范围、不同卒中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卒中部位和类型的患者在入院24小时不论坐还是躺,对患者临床转归比如致残或肺炎发生等均无影响。不过研究发现,躺着的患者有更多不舒服。心衰,更"青睐"男士!开滦研究新分析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新分析提示,男士新发心衰的风险明显高于女士。研究者指出,这说明,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应注意对心衰的预防,预防和及时处理房颤是降低心衰发病的有效手段,例如通过服药、射频导管消融转复窦性心律或者通过控制心室率等方法处理房颤,从而降低心衰的发病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3:51:35
0000杨艳敏:解除应用华法林抗凝的困惑
抗凝治疗一直是房颤患者治疗的重中之重,华法林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但如何正确使用华法林始终困扰着大家。在房颤抗凝治疗专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艳敏教授就如何用好华法林进行了深入分析。杨艳敏教授杨教授指出,要谈华法林的合理应用,首先要了解华法林的作用机制,华法林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型维生素K还原酶和维生素K还原酶进而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而发挥抗凝作用。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5:55:54
0000三连冠!中国循环杂志最新核心影响因子4.556
今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结果显示,《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再创新高,由2.758攀升至4.556(图1),在21种心血管病学类期刊中,连续第三年排名第一!图12012~2020年《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变化趋势杨进刚阜外2023-09-22 10:25: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