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学者称(小切口搭桥手术桥血管早期通畅效果不劣于传统手术)
本研究发现,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搭桥相比,左胸小切口搭桥的手术输血量少,术后cTnI峰值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短,充分体现了左胸小切口搭桥的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研究者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对左胸小切口搭桥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搭桥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的LIMA-LAD桥血管平均流量、搏动指数、舒张期充盈百分比均无差异;两组测量结果中平均流量<15 ml/min和搏动指数>5的例数差异亦无差异,提示两组LIMA桥的术后早期通畅效果相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韩增强、陈彧等发表研究显示,进行左乳内动脉(LIMA)至左前降支(LAD)搭桥,采用左胸小切口搭桥可取得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搭桥同样的效果,LIMA桥的术后早期通畅效果相当,术后早期吻合口质量可靠。
本组病例采用分站式杂交手术。11例PCI在前,17例PCI在左胸小切口搭桥术后5天左右完成,PCI过程中造影检测LIMA桥均通畅。研究者表示,杂交手术的开展,使得左胸小切口搭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研究中,依据乳内动脉获取方式不同,直视和机器人辅助患者的三项血流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提示达芬奇机器人获取乳内动脉效果满意。
来源:韩增强,陈彧,凌云鹏,等. 左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左乳内动脉桥血流对比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但研究者指出,术中即时血流测量技术尚不能说明远期通畅率与流量的关系,仍进一步的随访以及深入的研究。
研究纳入201~2015年间的300例搭桥患者,70例患者采用左胸小切口搭桥,同期有230例患者采用传统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搭桥。
0000
相关推荐
高危患者LDL-C≥1.4 mmol/L,推荐联合用药降脂!ACC发布非他汀药物应用路径共识
8月25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了应用非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专家共识决策路径文件。共识建议,对于接受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极高危ASCVD患者、ASCVD患者、临床诊断或基因检测确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若LDL-C≥1.4mmol/L(或非HDL-C≥2.2mmol/L),推荐联用非他汀类药物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7:11:49
0000法乐四联症手术围术期死亡率不到1%!阜外医院10年3952患儿治疗经验
近期,阜外医院李守军团队总结分析了该院2009~2019年因法乐四联症首次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资料。总体上,法乐四联症手术效果良好,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围术期死亡率为0.91%。据研究者报告,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法乐四联症就诊于我院首次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一共3952例,其中男性2410例,中位年龄11.52个月,身高74cm,体重9kg。体重超标,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患病率高!王继光等全国注册登记研究
9月14日,上海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发表的一项全国性注册登记研究提示,与体重正常者相比,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说明诊室血压可能会高估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降压治疗的效果。该研究同时也表明,诊室外血压监测,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尤其适合用于评估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3:56:05
0000JAMA子刊:30岁心血管危险因素多,老年痴呆风险高!
近日,发表在JAMANeurol上的一项英国研究提醒:30多岁不注意心血管风险,就开始影响大脑健康了,而且这种年轻时对心脑健康的影响更甚于50岁后。研究显示,血管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6岁时2.7%,69岁则达24.3%。但老中青人群中,血管风险高都与70岁时脑容量小、白质高信号更强有关。而白质高信号区域多易受缺血影响,白质高信号多为脑小血管病变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